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平顶山市全力构建“三水互济、多库联动、南水北引、西水东调”水资源格局
时间:2025-07-16 10:00:4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平顶山市要构建形成‘三水互济、多库联动、南水北引、西水东调’的水资源总体格局。请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上述目标?” 7月15日,平顶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提问说。

  “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我们将从工程建设、完善配套、智慧调度、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统筹兼顾、协同发力,全力加快水网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水互济、多库联动、南水北引、西水东调’的水资源格局将会全面形成,为平顶山市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平顶山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庆民回答说。

  “三水互济”方面。“三水互济”,就是长江流域水、黄河流域水和平顶山市本地水相互补充、协同利用。充分用好长江水,也就是南水北调水。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从平顶山市穿境而过,长117公里,分配平顶山市水量2.5亿立方米。

  近年来,平顶山持续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配套建设,让丹江水能够更多的进入市区、城乡各个区域,为城乡生活提供稳定水源,有效改善市区及周边县区居民的饮水品质。

  截至目前,已建成一系列从南水北调干渠到市区及各个县区的供水支线,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思路,将南水北调水不仅引入城市、县城,还引入更多乡镇和农村地区,扩大覆盖范围,提升供水保障能力,让更多老百姓喝上优质的丹江水。

  平顶山市还抓住丹江口水库汛期弃水的有利时机,通过南水北调工程适时向该市水库、河道进行生态补水,全面提升平顶山市水生态环境。

  充分用好黄河水,就是科学配置分配给我市的1亿立方米陆浑水库水,利用陆浑东二干灌区引陆浑水库水入汝、入郏,着力解决汝州市、郏县北部水资源短缺问题。

  统筹配置本地水,加快推进燕山水库引水、祥云河西线等引调水工程,实施骨干渠系改造、开展农村水系连通和沟渠整治,引水入田、入村、入塘,扩用地表水、减用地下水、多用再生水,提高本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将长江水、黄河水和本地水通过水网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用水需求,科学、精准调配水资源,确保“三水”能够互济互补、高效利用。

  “多库联动”方面。平顶山全市有大中小型163 座水库,其中大型5座、中型9座、小型149座,总库容32亿立方米;其中,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等5座大型水库在水资源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

  为实现多库联动,平顶山市一方面加快推进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扩容工程,提升水库的蓄水能力和安全性。

  例如正在推进昭平台水库扩容工程,完成后,总库容提升一倍,达到13.56亿立方米,水资源的调蓄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建设水库之间的连通渠道和输水管网,提升水资源的空间调配能力。

  根据平顶山市水资源的整体情况和用水需求,科学联调昭平台、白龟山、燕山等5座大型水库和田岗、澎河、龙兴寺等9座中型水库水量,还实现了和南水北调中线、前坪水库的连通。

  在雨季,上游水库多蓄水,下游水库合理控泄,减轻防洪压力;旱季时,通过多库联动,统一调配水源,保障全市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南水北引”方面。平顶山市水资源南多北少,通过南水北调中线、燕山水库引水、引澧入灰、石漫滩水库北引等输水通道,可将南水北调水、本地水向北部缺水地区调配。通过燕山引水工程贯通沙河、澧河、灰河流域,解决沿线工业、生活和生态所需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通过引澧入灰工程贯通孤石滩水库、澧河、灰河流域。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可向燕山水库—甘江河、孤石滩水库—澧河、白龟山水库—沙河、北汝河及兰河补水,贯通甘江河、澧河、沙河、北汝河流域。通过石漫滩水库北引工程,可解决舞钢市北部地下水超采问题。

  “西水东调”方面。平顶山市通过工程措施,把西部较多水调往东部。主要有位于平顶山市西部陆浑水库、前坪水库(洛阳境内)水资源相对丰富,平顶山市通过引伊入汝、前坪北干管和南干渠,引入平顶山市缺水的汝州市、郏县、宝丰县。

  在平顶山市境内将昭平台水库调水入郏县,通过祥云河将水调入市区。将白龟山水库水向东输送至尼龙城,实现分质供水,提高尼龙城工业供水保证率。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