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的医患情——漯河市召陵中医院用温情让患者感受“家”的温度
时间:2025-07-17 16:16:0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骆观
当雪域的高原遇见中原的仁心,一段跨越3000多公里的医患情缘在漯河市召陵区中医院悄然生长。一位来自西藏的患者王女士(化名)用“没想到异乡看病,竟找到了家的感觉”的质朴话语,为漯河市召陵区中医院的人文医疗写下生动注脚。

一份果篮背后的“初见温度”
近日,患者王女士来到漯河市召陵区中医院针推科调理身体亚健康状态,刚来到医院,该院党支部书记李海龙便带着果篮敲开了病房门,“听说您从西藏特地来到我们医院,路上辛苦了!”没有刻意的寒暄,只有真诚的关切。这一细节让王女士瞬间红了眼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本来担心来到异地医院会孤单,但这一篮水果、一句问候,让我觉得这里不是陌生的医院,而是能安心托付的地方。”
银针与手掌间的“专业温度”
在针推康复科的治疗期间,王女士的“安心”逐渐转化为“信心”。科室医护团队为她制定了“督灸+针灸+艾灸+拔罐”的个性化方案:银针轻捻,精准取穴风池、肩井,缓解肌肉痉挛;艾灸的热度深透却温和;拔罐时,护士特意调高室温,怕她受凉。
治疗第三天,王女士惊喜地发现,原本酸沉的肩背,变得轻松舒展。每次治疗前,针推科的医生都会通过言语沟通了解患者的实时状态,让患者心态放松;治疗后,护士会耐心且详细地传达医嘱,确保患者后续的康复。这种“专业+科普”的模式,让患者从被动治疗变为主动参与,信任感与日俱增。
病房里的“全程温度”
在召陵区中医院,温暖不仅是某个瞬间的闪光,而是贯穿就医全流程的底色。住院期间,主任带领医护团队每天早晚查房,会主动询问她在日常饮食、起居方面是否习惯。医护人员会多次到病房探访了解王女士的治疗效果;“最让我感动的是,来到医院完全没有冷冰冰的感觉,医护人员待我如同家人一般。”王女士说,这些细节像涓涓细流,慢慢汇成了“家”的温暖。在接受针推科理疗一周之后,王女士的亚健康不适已缓解80%,这段跨越3000多公里的医患情,正是召陵区中医院“以爱行医、以情暖患”的缩影。


在医护人员的心里,医疗的温度藏在每一次弯腰倾听、每一句耐心解释、每一个贴心细节里。目前,医院已接待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300余名外地患者,医疗服务好评率达95%。这组数字背后是300多个跨越山海的信任故事。
漯河市召陵区中医院将继续以专业为基、以温情为翼,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之路,让这份跨越千里的信赖,成为医患携手同行的动力,也让召陵区中医院的温度传递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