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鹤壁 > 正文
鹤壁市淇滨区:创新驱动 构筑发展强磁场
时间:2025-07-21 11:34:2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曹永飞 通讯员 魏蓝

  在经济发展的赛道上,营商环境已成为衡量地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近日,鹤壁市淇滨区案例入选全国“营商环境促进最佳实践案例库”,这不仅是对淇滨区过往努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征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淇滨区这一荣誉背后有着怎样的发展逻辑与创新探索?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首创AI智能政务回访系统,让数据“跑”出高效率

  在政务服务领域,淇滨区率先迈出科技赋能步伐,首创政务服务满意度AI智能语音“一号回访”系统。以往,传统的人工回访不仅耗费人力物力,反馈渠道也单一,难以全面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淇滨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痛点,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智汇淇滨”叫号小程序,打造出“一号回访”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业务办结30分钟内自动触发电话、短信回访,内容覆盖政务服务全环节。智能客服机器人利用语音识别等技术,实时回访满意度和业务进度,解决了人工回访的诸多弊端。系统后台还能对录音进行结构化处理,精准识别差评件,以图形化展示调查情况,实现了对办件满意度的全过程监管。

  通过这种方式,淇滨区搭建起一座高效的政民沟通桥梁,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自系统运行以来,实时回访20.6万余次,回访率、差评按期整改率、整改满意率均达100%,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

  创新“三所一庭”纠纷调解机制,法治护航营商环境

  随着市场活跃度的提升,涉企纠纷数量呈增长趋势,如何高效化解这些纠纷,为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法治环境,成为淇滨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淇滨区创新推出“三所一庭”涉企纠纷调解机制,整合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人民法庭的力量,成立“三所一庭”联动小组,打破部门壁垒,构建起“受理—分流—调解—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

  在职责分工上,律所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参与协商调解,必要时代理企业诉讼;司法所指导调解工作,开展法治宣传与法律援助;派出所维护治安秩序,处理涉企治安问题;人民法庭在案件审理中开展司法调解,并提出司法建议。在实际操作中,该机制成效显著。自去年4月份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调解涉企纠纷510余起,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6个,平均调解时长缩短至2个工作日。远低于诉讼平均时长,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维权成本,有效遏制了矛盾恶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这也是淇滨区案例入选的关键亮点之一。

  编织“点线面体”联动服务网络,精准滴灌企业发展

  为了精准聚焦企业需求,淇滨区全方位编织“点线面体”联动服务网络,深层次激活市场活力。

  在“点”上,聚焦企业痛点开展“暖心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多种服务模式,多项涉企服务实现“就近办”;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准入监管,落实审查制度,推广惠企政策,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设立热线,推行工作法,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

  在“线”上,实施“产业生态+营商环境”引育模式。夯实产业发展基底,编制规划、落实惠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出台系列文件,健全制度体系;育优产业集群生态,坚持产业发展思路,建设产业园区,吸引600余家企业入驻,商业航天等产业集链成群。

  从“面”上拓展,秉持“助企兴区”理念革新服务方式。选派服务专员融入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系列助企活动,走访企业、发放资料;推进“一站式”建设,开通“绿色通道”,调解涉企纠纷,挽回经济损失。

  在“体”上构建,深度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建平台,获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持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探索普惠金融模式,设立产业基金,获中央财政支持;全面提升要素保障力度,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商业航天全链条产业生态集聚。

  2024年至今,累计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问题450余个,累计帮助3490家企业获得贷款148.41亿元,被财政部评定为2024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开展企业登记“四回访”服务,优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企业登记是经营主体进入市场的第一步,淇滨区创新开展企业登记“四回访”服务,从细微处入手,优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能回访”依托AI智能回访系统,在企业办理业务结束后的2小时之内进行回访,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感受;“电话回访”由工作人员每月不定时对分类整理后的企业信息进行随机回访,询问办理业务的便利性及疑难问题;“窗口回访”在企业领取营业执照环节,窗口人员对业务办理各环节问题进行记录并解决;“上门回访”针对办理业务中遇到特殊问题的企业,一个月内工作人员上门了解运营情况并答疑解惑。

  2024年至今,市市场监管局淇滨分局各业务登记窗口共回访经营主体2550余户,解决问题180余个,帮助困难企业28户,接受企业优化建议3条。截至目前,业务投诉量显著减少,群众办事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大幅提升。

  淇滨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淇滨区入选全国“营商环境促进最佳实践案例库”,是其在政务服务、法治保障、企业服务、市场环境优化等多领域持续改革创新的结果,也为其他地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借鉴的“淇滨样本”。未来,淇滨区将以此次入选为新的起点,持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生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国营商环境建设的大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