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外的“金融中介”需警惕!
时间:2025-07-22 11:05:1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文广勇
近日,农行河南省分行工作人员发现银行网点外总徘徊两仨人。对办完业务的银行客户(以个人、个体商户或小微企业手持征信报告为主要目标),主动搭讪并介绍业务,打出“降息优化”“转贷降息”“投资黄金吗?0手续费,0佣金”等关键诱导词,声称与多家银行有合作关系,并互加微信或联系方式。客户稍微不慎便容易被“金融中介”套路,除了诈骗手续费,个人信息存在被泄露风险,一旦被骗,损失更大。
近年来,农行河南省分行紧跟商业银行的脚步,秉承“金融为民”初心,积极投身于征信体系的优化升级与创新实践,贷款产品模式更加丰富,为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商业诚信的深化构建以及振兴城市重点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网点外“金融中介”的推销场景,不仅涉嫌扰乱金融秩序,同时会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银行金融服务质效,面对这种乱象,农行将作出以下举措:
首先,各家银行管理部门应对此“乱象”引起重视。目前,“金融中介”由社会流动散发名片向客户人流量较大的银行营业部或县域银行网点聚集趋势,若不加强督导监管,势必引起客户反感,同时会产生舆情风险点,影响银行的品牌形象。
其次,银行网点应通过悬挂宣传横幅、LED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设置征信咨询台以及“面对面”讲解等多种形式,提供专业的信用报告解读和贷款知识咨询服务。结合“征信修复”“征信洗白”“中介贷款”等骗局典型案例进行喇叭宣讲或发放反诈反骗宣传折页,向客户发出预警,提醒大家提高警惕,让广大金融消费者切勿轻信类似“金融中介”的包装话术,若有金融资金方面的需求可与网点内工作人员或官方客服进行沟通核实。
最后,银行主管部门应联合相关部室或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网点外区域范围内的“金融中介”进行整治。同时利用“金融宣传教育月”和“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扩大金融教育宣传力度,营造“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的社会氛围,提升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风险识别及反诈防骗防范能力,实现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