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县监管支局:扬太极神韵 凝心聚力谱新篇
时间:2025-07-23 09:42:1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赵斌 徐红波
在太极拳发源地温县,太极文化深刻镌刻进每一个温县人的基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温县监管支局深挖太极文化“动与静合、刚与柔合、形与神合”的精髓,以“合”为魂打造支部品牌,通过“复合、聚合、融合”的核心理念,提升金融监管战斗力,不仅获评总局系统优秀党支部品牌,更走出一条基层党建与金融监管融合共进的特色之路。

品牌铸魂:以“合”的精神凝心聚力
“既要锻造长牙带刺的监管铁军,又要涵养服务民生的金融温度。”这是品牌创建之初确立的方向。支局将太极“合”文化融入党建实践,积极打造政治坚定、本领高强的复合型队伍,聚合思想、智慧与力量,实现党建与监管、监管与发展的深度融合,引起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强烈共鸣。
为让品牌理念落地生根,实现创建的可感知、可视化,召开了创建动员会,举行了启动仪式,为三支党员突击队授旗,组织党员承诺践诺活动,设计了品牌Logo——那枚由双麦穗环抱“合”字的标识,既含“相抱成圆”的协作之意,又藏“有芽有刺”的监管本色,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精神符号。创新开展“党旗引领・我奋进”主题党日活动,编制《我“合”创建的故事》展示画册,更成为基层品牌创建的鲜活样本。
机制赋能:责任制管理激励岗位建功
走进温县监管支局,“四级责任制”的牌子格外醒目。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生活的基础上,党委书记每半年谈心谈话、分管局长每季督导、支部书记每月提醒、党员自我约束,通过层层传导的责任链条压实责任 。转隶以来,各层次廉政警示谈话219人次,做到了“一对一”“全覆盖”。刚柔并济的管理智慧,既划清红线底线,又传递组织关怀,保障了支局转隶、职级晋升等关键环节平稳有序。
同时制定《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用“基础分”守底线、“业绩分”树标杆,激发内生动力,转隶一年来,先后有38人次获得136积分奖励,正向激励使“党员身份意识”转化为岗位建功的热情。
在责任体系支撑下,三支党员突击队成为攻坚主力。绿色金融突击队依托温县小麦制种优势,建立涵盖56家企业的种子收购、仓储、研发各环节的项目库,让信贷活水精准灌溉种业全链条;普惠金融突击队创新“节点工作法”,推动小微企业融资“两个清单”入库效率大幅提升;金融消保突击队将各类金融知识创编为情景剧、小品和歌曲等,组织“金融消保乡村行”文艺巡演,推动金融知识直达群众,在乡村巡演中传播金融知识,彰显监管为民的初心。
实干作答:“党建红”引领“金融专”的生动实践
党建品牌的生命力,最终要靠监管成效来检验,温县监管支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截至2025年6月末,绿色种业贷款同比增长38.7%,高出各项贷款增速2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授信7961户、发放贷款51.32亿元,多项指标位居辖区第一;督促温县农信联社清收盘活4.33亿元,协助政府化解农信社与中原资产的债务纠纷,减免罚息1.06亿元;组织开展金融“七进”宣传70余次,参与群众超万人,网络作品点击量达5万余次;取缔1处非法保险业务代办点;编创的防非短视频《利·透》被“学习强国”发布,在总局组织的全国网络投票中排名第6,获评“基层风采奖”。1名入党积极分子获得省局“非银EAST系统应用创新竞赛”一等奖。

从太极故里的文化根脉中汲取智慧,在金融监管的实践场中淬炼初心。温县监管支局以“合”为桥,不仅证明基层党建可以“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更证明只要将政治优势与专业能力相融相促,就能在强监管与促发展的平衡中,书写出服务地方经济的精彩篇章,实现“支部品牌”向“品牌支部”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