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平顶山 > 正文
宝丰:豫剧团的坚守与传承
时间:2025-07-23 10:41:45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李万鹏 姜森杰

  “好!再来一段!”七月的山西省晋城市,日头正烈,三甲镇靳家村戏台前却挤满了乘凉的乡亲。68岁的李大爷摇着蒲扇,跟着台上的唱腔轻轻哼唱;孩子们举着冰棍,眼睛直勾勾盯着演员们翻飞的水袖。台上,饰演穆桂英的演员额头渗着汗珠,厚重的戏服早已被汗水浸湿,却依旧眼神明亮,一个亮相赢得满堂彩。

  “天再热,只要台下有观众,咱就得演到位。”宝丰县豫剧团团长郜保国擦了擦汗笑着说,为了让乡亲们看得过瘾,演员们每次下乡都要提前琢磨节目——老戏迷爱听《穆桂英挂帅》,就把经典选段反复打磨;孩子们喜欢热闹,就加排《五凤岭》里的武打场面。“老百姓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评判。”

  据了解,宝丰县豫剧团始建于1950年,是当地唯一的国有文艺院团,50余名演职人员常年活跃在城乡舞台。自2010年起,剧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走遍全县各个村落,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该剧团创排的现代豫剧《玉兰花开》,聚焦抗疫扶贫故事,拿下河南省第十五届戏剧大赛“文华优秀剧目奖”;演员闫启铭也凭扎实功底斩获第十三届河南省戏曲红梅奖银奖。

  同时,剧团还常态化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将《三娘教子》《小包公》等喜闻乐见的经典剧目送进中小学,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传统戏曲走进课堂,实现了对青少年的戏曲艺术启蒙。戏曲进校园的照片,还被选入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成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鲜活注脚。

  不光在本地受欢迎,剧团的脚步还走遍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就在前不久的山西阳城县演出时,一场罕见的大风强降雨突然袭来,舞台架子晃得厉害,设备眼看要被淋坏,全体职工抄起雨布、铁丝就冲进雨里。演员们忘了刚演出完的疲惫,后勤师傅们扛着沉重的音响和服装箱子往卡车里挪,大家手挽手在风雨里加固舞台,硬是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当时就一个念头,这些家伙事儿是唱戏的本钱,可不能坏了。”一位老演员回忆道。

  从村口戏台到跨省巡演,从炎炎烈日到狂风暴雨,宝丰县豫剧团的演员们用汗水守护着戏台的温度。他们唱的是经典,传的是文化,暖的是民心——这或许就是戏曲艺术最动人的模样,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里,生生不息,芬芳永驻。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