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商丘 > 正文
宁陵县刘楼乡:打通水系“梗阻” 让“幸福感”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时间:2025-07-29 09:37:0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罗合力 通讯员 侯军旗 王振华

  “这沟渠一整治,今年汛期再也不愁积水排不出了!”7月28日,看着大型机械正在地头紧张作业,宁陵县刘楼乡王楼村村民王启夫难掩喜悦。汛期来临前,刘楼乡人大主席团紧盯沟渠淤积导致的灌溉难、排水难等民生痛点,精准发力打通水系“梗阻”,让汩汩清流浸润田间,更流进群众心坎。

  用脚步丈量民情 摸清沟渠“症结”

  “以前这渠堵得厉害,雨天积水排不出,急得人直跺脚。”不久前,刘楼乡人大代表走访王庄村时,村民逯勇的“吐槽”道出了不少农户的心声。为精准掌握沟渠淤塞实情,乡人大主席团组织32名人大代表联合24名村网格员,组建专项摸排小组。他们带着铁锹、卷尺和民情本,踏遍全乡沟沟坎坎,逐段丈量、逐处查看,详细记录淤积厚度、杂草覆盖、设施破损等情况,密密麻麻的问题台账成为破解难题的“第一手资料”。

  与此同时,代表们深入420余户村民家中,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召开座谈会12场,收集到灌溉不畅、汛期积水等民生诉求78条。“布袋沟”“朱堂沟”“谢集沟”“王庄沟”等群众反复念叨的“老大难”沟渠,被精准锁定为整治重点,为后续治理找准了“靶心”。

  干群同心破梗阻 跑出治理“加速度”

  “沟渠一清,收成就有指望。代表把账算得明明白白,咱肯定全力支持!”张庄村村民梁瑞明的话,道出了乡亲们的共同心声。为打破“干部干、群众看”的僵局,乡人大主席团创新“政策宣讲+效益算账”动员模式:代表们化身“宣传员”,在宣讲会上细算“增收账”,清晰告知村民疏通后每亩地的预期收益;在村室设立“清淤政策咨询点”,轮流坐班答疑解惑;走进农户家中,用本村往年因沟渠不通导致减产的案例,让大家直观感受整治的必要性。

  在攻坚一线,代表们既当“实干家”,又做“调解员”。针对清淤中机械调配、地块边界纠纷等难题,32名人大代表分片包干、现场协调:乡农业服务中心调配的3台大型履带式挖机高效作业,大幅缩短工期;5起因清淤占地引发的邻里矛盾,经代表耐心调解顺利化解。截至目前,乡级财政统筹发力,已完成9700米沟渠清淤疏浚,其中4条淤堵严重的主干渠、1条支渠全部打通,惠及6个行政村近2000名群众,4000亩农田彻底告别“旱涝两愁”,灌溉效率显著提升,汛期积水可在24小时内排清。

  织密监督防护网 筑牢长效管护堤

  “沟渠通了是好事,可别过阵子又成了‘垃圾沟’。”群众的担忧,正是人大监督的发力点。为避免“清淤—淤积”的恶性循环,乡人大主席团推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组建由5名人大代表、3名乡水利站骨干和12名热心村民组成的联合监督小组,像“流动哨兵”一样动态巡查,发现问题当场督办整改。

  乡里还出台《刘楼乡沟渠管护公约》,明确村民“三禁止”:禁止倾倒垃圾、禁止违建占渠、禁止破坏设施。对违规行为,轻则教育劝导,重则纳入村规民约“黑名单”,让管护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如今,行走在刘楼乡的田间地头,昔日的“堵心渠”已变身“幸福渠”,汩汩清流滋养着庄稼,也浸润着民心。刘楼乡人大主席团以沟渠治理为切口,用实干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