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营商“大变样”:信用修复“加速跑” 招投标监管“筑铁壁”
时间:2025-07-29 10:06:5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7月29日,邓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邓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孔合理就信用修复及招标投标领域监管等工作举措回答了记者提问。

信用修复:打造“信用卫士”服务模式,助力企业重塑信用
信用修复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工作安排,关乎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也是邓州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邓州市积极推动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打造企业“信用卫士”服务模式,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信用修复服务。
在服务模式上,邓州市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线上依托“信用中国(河南邓州)”网站,专门设立“信用修复”专栏,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操作与申请通道,让企业能够轻松在线上完成信用修复的相关流程。线下则在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增设“信用修复”业务,为失信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业务咨询、政策解读以及帮办代办信用修复申请等,形成一站式、便捷化的服务模式,切实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
为推动信用修复政策精准直达企业,邓州市持续推动“两书同达”服务型执法。在向行政相对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告知书》,在惩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为市场主体明确事实法条、整改方向和信用修复办法,不断优化信用环境。
针对本地区因缴款票据丢失且为异地处罚的相关企业,邓州市发改委主动担当作为,化身企业“信用卫士”。通过函件、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积极与省外处罚单位沟通对接,帮助本地企业获取行政处罚缴款发票、行政处罚信用修复申请表等关键资料。同时,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申请,实时关注审核进度,全流程、全周期协助企业完成修复,为企业信用修复之路保驾护航。
招标投标监管:构建“三位一体”体系,筑牢公平公正防线
在招标投标领域,市发改委构建了“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全力保障招投标活动的公正性。
强化联合监管是该体系的重要一环。发改委会同各行业监督部门,扎根交易中心现场,聚焦政策执行、部门监督履职、平台交易规范及服务效能等关键环节,每月至少开展1次联合监管活动。活动结束后,立即召开专题会,坚持“两个一”原则:第一时间交流研判检查情况,深挖潜在问题,提出闭环解决方案,确保监管链条无缝衔接;第一时间宣贯解读最新招投标政策法规,确保政策精准落地、直达主体。
做实日常监督是保障招投标公正性的基础。在源头上,压实招标人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坚决杜绝招标文件中出现歧视性、倾向性、排他性条款。在过程中,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常态化业务培训和指导,提升其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全面推行评标专家“一项目一评价”机制,实现动态管理,确保评标过程的公平公正。
创新监管方式则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邓州市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深度融合信用监管成果,对信用优良的企业“无事不扰”,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利剑高悬”。这一举措有效减少了对诚信市场主体的干扰,形成了以信用为基础、日常抽查、联合检查、部门互查协同发力的新型监管机制。
邓州市发改委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在信用修复和招标投标监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下一步,邓州市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