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新县吴陈河镇:文明新风拂乡村 绘就新时代民生幸福画卷
时间:2025-07-29 16:03:5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欣 通讯员 夏欣瑶

  面对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近年来,信阳市新县吴陈河镇以“打通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目标,聚焦为民服务,统筹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广泛开展有温度、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的暖流浸润乡村阡陌,让民生幸福画卷在诗画田园吴陈河徐徐铺展。

  一、理论宣讲“精准滴灌”,党的声音入脑入心

  “文化广场讲政策,干部上门解疑惑,现在党的好理论、好政策,我们现场听得明明白白!”5月7日,在新县吴陈河镇龚洼村陈河组文化广场,村民尹海蓉聊起刚刚结束的“昼访夜谈”活动,满口称赞。“我们自己说问题、提建议,各级领导现场拿方案,解决的都是民生实事!”

  今年3月以来,吴陈河镇创新推出“四维宣讲体系”:党委书记带头讲理论明方向、镇村干部入户讲政策惠民生、应急广播定时讲移风易俗、百姓宣讲团集中讲家乡新变化,通过“零距离”倾听呼声、“面对面”答疑解惑,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乡音土话,以“小切口”回应“大关切”,以“小细节”讲透“大道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余场,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

  二、文体活动“供需对接”,精神文明有声有色

  4月12日,在吴陈河镇柳林公园,叫卖声、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赛非遗、做非遗、送非遗、套非遗等社区运动会项目在大别山(新县)非遗大市集活动上激情开赛。6月14日,在新县彬宾影剧院,“豫出彩·一起来”2025“中原舞蹁跹”新县广场舞选拔赛刚刚落下帷幕,吴陈河镇代表队参赛队员肖阿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们今年又获得了第一名,成功实现‘两连冠’!”

  新县吴陈河镇坚持以文化振兴赋能高效能社会治理,不断为群众幸福生活“调频加码”。一方面,持续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写春联送祝福、端午佳节探新家等特色活动,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聚焦丰富非遗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打造非遗文化体验场景,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凝聚邻里情感、培育文明新风的纽带。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社区运动会、移民新区放电影、暑期悦读托管等活动,构建起“15分钟文化生活圈”,让群众在“家门口”既能享受文化滋养,又能感受邻里守望的文明温度,绘就出一幅文明实践与美好生活交相辉映的生动图景。

  三、志愿服务“靶向发力”,美好家园共建共享

  “我年纪大了,和十几岁的孙子在家,要不是志愿服务队来帮忙搬家,我这奶孙俩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5月12日,在罗寺村岑墩组,移民搬迁户夏大清感慨地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想着通过自己小小的善举能够帮助到他人,我觉得很光荣!”7月18日,在新县妇幼保健院六楼,刚刚入职吴陈河镇政府不到一年的“三支一扶”干部张翔如是说。

  新县吴陈河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载体,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暑假期间,10余名返乡大学生组成“公益暑托”志愿者队伍,帮助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开设体育健身课和安全教育课;全镇25名孝心护理员,定期到独居老人家中,做家务、洗头发、拉家常,全年服务老人300余人次;袁湾水库移民安置期间,全镇6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搬迁志愿服务队”,帮助386户移民群众搬运重物、清理杂物,收集解决问题诉求128件。今年以来,吴陈河镇累计开展志愿服务80余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红马甲”已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文明乡风向上向善

  “以后我会继续孝敬老人,带动塆里更多的人一起向善向上。”7月5日,在陈洼村党群服务中心,刚刚被评为“好儿女”的村民陈恭胜动情说道。“我们陈洼村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乡风引领村风、村风塑造民风、民风带动家风、家风涵养学风,光邹湾一个村民组就培养了博士9位、硕士21位、优秀学子67名。”村党支部书记邹庆辉说道。

  吴陈河镇通过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营造“学习身边模范、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凝聚向上的精神、向善的力量,进一步夯实乡村治理的道德基础,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群众精神风貌,焕发文明新气象。今年以来,已累计评选表彰乡村光荣榜人物90名,推介身边好人2名,宣传报道孝老爱亲典型人物3名。

  文明实践不止步,新风拂面总关情。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新起点上,吴陈河镇将持续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的服务理念,切实担起举旗帜、聚民心、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聚焦群众身边的“小需求”,以贴心“微服务”收获暖心“大拇指”,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之力,奏响新时代文明最强音。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