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法治 > 正文
“手滑”转错账 “保全+调解”促返还
时间:2025-08-20 15:46:3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高尚 程远景

  在便捷的电子支付时代,转账失误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若是转账误转他人,而收款人拒绝归还,付款方的权益该如何保障?7月30日记者在方城县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杨楼法庭通过“保全+调解”成功化解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据了解,王某与张某为朋友关系,张某因事向王某借款5000元,并提供了刘某的支付宝二维码用于转账。两日后,王某向另一位朋友转账时,误将45000元转入了刘某的支付宝账户,王某发现后,便让张某联系刘某,刘某称其将该款又转给了另一人范某某,刘某、范某某二人均拒不退还。无奈之下,王某为维护自身权益,一纸诉状将刘某、范某某诉至方城县人民法院,要求返还误转的45000元,并向法院申请对范某某的财产进行保全。

  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陈豪亮在详细了解案情后,为切实保障王某权益,也为后续案件调解、审理、执行提供便利,迅速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同时为了避免矛盾激化,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一方面,承办法官引导王某平复情绪,心平气和解决矛盾纠纷;另一方面,承办法官向范某某明确指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其所取得的45000元款项属不当得利,必须依法返还。同时,还向范某某分析了拒不返还将面临的法律后果,财产保全措施也让范某某意识到逃避责任是行不通的。

  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范某某将钱款全部当庭退还,案件至此圆满解决。

编辑:冯雅楠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