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关注 > 正文
河南省劳动模范许延随:当好强村富民“领头雁”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时间:2025-08-20 10:37:04    来源:    

  2014年,许延随当选濮阳市台前县许集村村支书,这位土生土长的许集人,以“拼”字当头,十年磨一剑,终将许集村锻造成“全国文明村”“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基层党建示范村”“濮阳市‘五好村级党组织’”,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许集样板”。他本人也先后获评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濮阳市优秀支部书记、濮阳市劳动模范、濮阳市乡村振兴劳模出彩“十大领军人物”等殊荣。

  破局:从“断头路”到“致富路”的突围

  初上任,许延随面对的是一道道难题:村里基础设施破败、集体收入空白、村民信心低迷。

  “没有路,何谈出路?”许延随带着村“两委”成员,跑遍市县争取资金,磨破嘴皮动员村民。2016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濮阳探索“扶贫车间”模式,许集成为首批试点。许延随敏锐抓住机遇,在村西建起两座扶贫车间——这成为撬动许集命运的支点。

  2017年,村集体企业“益民机械制造公司”在车间内诞生。许延随化身“招商专员”,凭着一股韧劲南下北上:为引进一家高尔夫用品“外企”,他连续数月对接洽谈,最终以诚意打动客商。同年,一座集家具、家电、家纺于一体的商贸城也成功落户。

  十年间,迪兰运动品、天贝服装、国威家具家电等10多家规模企业相继扎根许集,总投资达3亿元。藤编厂、服装厂、运动品车间鳞次栉比,500多个岗位让村民“出家门进厂门”,32户脱贫户端稳饭碗。村集体年收入稳定突破百万元,曾经的“空壳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年产值达9500万元。

  振兴:“四个三”模式激活乡村“造血”密码

  产业兴则乡村活。许延随在实践中凝练出乡村振兴“金钥匙”——“四个三”发展模式:

  “项目三渠道”拓源头: 向上争取政策扶持,向外招引优质企业,向内启动本土能人。村北的藤编厂便由返乡夫妇牵头,盘活了传统手艺。

  “三块地”里生黄金: 唤醒废弃坑塘、村头荒地、集体预留地等沉睡资源。昔日的臭水塘,如今莲叶田田,垂钓、农家乐、民宿环塘而兴,“边角经济”年增收数十万元。

  “种养加”融合强筋骨: 种植、养殖与深加工齐头并进。莲藕观赏园延伸出藕粉加工,林下经济带动禽类养殖,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一地生三金”富口袋: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园区务工赚薪金、入股分红享股金。村民老许感慨:“土地流转一份钱,车间上班一份钱,年底还有分红,日子越过越厚实!”

  塑魂:党建引领“一子落”,乡村善治“满盘活”

  “村民富了不算富,村子美了、治理优了、人心暖了才是真幸福。”许延随说。

  建强堡垒,锻造铁军。许延随始终把建强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作为头等大事。他坚持精准选配、用心培育、严格管理,着力提升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在他的带领下,许集村党支部成功创建成为河南省首批“五星”党支部,成为引领发展的坚强核心。如何激活无职党员这支庞大力量?许延随创新机制:将全村34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科学划分到5个基层网格,创新推行“分片包户”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认真落实“主题党日”、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编员进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和村干部轮值服务等制度。

  网格赋能,矛盾“三零”。 依托划分的5个网格,许集村构建起“党员先锋下沉、网格分级响应、多元协同共治”的精细化治理体系。网格员(党员)成为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确保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这套机制有力推动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落到实处。连续多年实现“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为“全国文明村”“河南省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增添了厚重的平安底色。

  民生为本,实事惠民。 许延随始终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履职重心。在县人大指导下,他率先探索开展村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通过广泛征集、民主协商、村民代表票决,2023年票决产生了包括村内道路硬化亮化、文化广场增设健身器材等在内的3件民生实事项目,并全力推动落地见效,真正实现了民生实事“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督”。

  如今的许集村,车间里的缝纫声、荷塘边的欢笑声、文化舞台上的锣鼓声交织成幸福交响曲。许延随,这位脚沾泥土、心怀赤诚的“领头雁”,正以省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和劳模的实干担当,带领乡亲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奔跑,不断丰富着“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治理优”的乡村振兴“许集样板”内涵,续写着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新篇。(王建芳)

编辑:王丽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