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玉兰产业升级培训观摩会在南召举办 新技术助力花木经济提质增效
时间:2025-08-18 15:54:3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周虎
为推动河南省花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玉兰等特色花木品种培育技术落地生根,8月13日至15日,由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南召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协办的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优质花木专项玉兰任务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在南召县成功举办。省林科院专家、南召县政企代表及当地林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齐聚一堂,通过理论培训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共探玉兰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专家培训,破解发展瓶颈

在室内培训环节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域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刘斯衷高级工程师围绕苗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容器苗生产标准进行授课。结合全国苗木市场动态,刘斯衷深入剖析了当前行业存在的产品同质化、技术附加值低等问题,并从三个维度指明发展方向:在产业提升空间上,需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聚焦特色品种培育;在产品开发方面,应瞄准园林绿化、家庭园艺等多元场景,延伸产业链条;在消费市场破局上,要打通C端抖音直播带货渠道,通过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

作为绿化工程的香饽饽——容器苗,刘斯衷详细解读了生产技术标准与创新营销模式,从生产产品规划入手,系统讲解了容器苗的种植方式、容器选择、种植土配方以及养护管理措施等。并强调容器苗在提高移栽成活率、缩短缓苗期、突破季节限制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现场观摩,推动提质增效
在技术培训结束后,与会人员前往南召县绿博容器苗木有限公司小店乡基地进行观摩。作为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玉兰任务的示范点,该基地已营建玉兰容器苗50亩,集中展示了红运玉兰、千纸飞鹤等新品种,并示范推广玉兰苗木繁育、园林绿化苗木培育等新技术。

“以前种的都是地栽苗,不仅价格上不去,夏季还没法卖,因为移栽成活率太低了,还不到30%。”南召县绿博容器苗木有限公司负责人郭良正难掩喜悦地介绍,去年在项目专家指导下发展玉兰容器苗,配置适宜的基质,搭配科学种植,树的长势明显变好,现在米径10公分的玉兰苗能卖到600元一棵,比原来翻了一倍!而且一年四季都能销售,会议当天现场就卖了好几棵。50亩容器苗带来的经济效益,让郭良正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期待明年能继续得到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

优特项目玉兰任务负责人刘艳萍表示,容器育苗技术的推广是玉兰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抓手。通过项目实施,不仅能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更能帮助种植户解决实际难题——容器苗不占耕地,不仅提高了移栽成活率,还显著提升了苗木附加值,更打破了苗木销售的季节限制,为花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次培训观摩会的举办,为南召县乃至河南省玉兰产业、花木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当技术赋能深度融入农业生产、模式创新打破传统产业桎梏,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得以借势产业升级的东风,在提升自身经济收益的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