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南阳 > 正文
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健全“一约四会”机制 绘就和美乡村治理新图景
时间:2025-08-19 15:36:4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赵显志 通讯员 孙景浩

  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机制,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推进移风易俗与文明乡风建设,助力“和美乡村” 创建,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以健全“一约四会”(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机制为关键抓手,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立足实际建章立制 群众智慧深度融入

  英庄镇聚焦“接地气、能管用、群众认”,组织专班深入各村调研实情,引导各村严格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召集党员、村民代表、乡贤等反复研讨,量身定制“四会”章程,同步修订村规民约。

  修订后的村规民约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移风易俗要求,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厚养薄葬、规范酒席操办、禁绝黑恶毒赌等内容及约束措施纳入核心条款。以河东村为例,其明确规定“婚事新办不攀比,反对高额彩礼、大摆宴席”“丧事简办守文明,不搞封建迷信活动”,并配套“文明家庭”评选机制,对模范遵守村规的家庭给予奖励,让“规矩”真正走进群众生活。

  为让村民易懂易记、自觉践行,英庄镇推出“双版本”传播模式,完整版作为执行依据,确保规范严谨;简约版提炼为“三字语”“顺口溜”,通过村头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广泛传播,让村规民约“入脑入心”。“四会”成员则通过民主推荐、资格把关、名单公示产生,吸纳村“两委”干部、老党员、乡贤、致富带头人、群众代表等多元力量,公开透明的产生机制筑牢了公信力。其中,乡贤群体作用凸显 —— 张旗营村银发志愿服务队、南刘营村巾帼文艺志愿服务队等乡贤牵头队伍,在村规民约修订中主动作为,成为基层治理的 “生力军”。

  全民参与共商共治 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管”是英庄镇“一约四会”机制的核心原则。从村规制定到事务决策,群众参与贯穿始终:各村通过院落会、村民小组会、线上群组等形式,就红白事操办标准、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规划等民生事项广征民意,让“自己说了算”成为共识。

  吕盘村的实践颇具代表性。通过村民议事会反复商议,该村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动羊肚菌产业落地,不仅带动周边 5 个村、80 余户村民年均增收超万元,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5 万余元,议事会成为产业振兴的“议事决策中心”。红白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提供“事前指导、事中监督” 服务,引导村民简办婚丧事宜;道德评议会用“群众话”评“群众事”,让身边人讲身边理;禁毒禁赌会联合“一村一警一顾问”开展普法宣传,筑牢平安防线…… 群众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赵庄村红白理事会调解上坟纠纷、村民用简办婚礼省下的钱作为子女创业基金等案例,生动诠释了“共治带来幸福”的治理实效。

  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乡风文明焕然一新

  随着“一约四会”机制规范运行,英庄镇乡村治理成效日益凸显,一幅“乡风正、环境美、百姓富”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议事协商层面,聚焦修路、河道清淤、低保办理等民生实事,“四会”高效透明解决难题十余项,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吕盘村羊肚菌大棚、张旗营村特色种植等产业项目,均通过议事会凝聚共识后落地,带动村民收入稳步增长。

  移风易俗成效显著,红白事平均花费下降近三成,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现象得到遏制,“低彩礼”“零彩礼”“丧事简办”等新风尚蔚然成风。河东村通过村规民约刚性约束,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村民自觉。

  德治教化浸润人心,道德评议会选树“好媳妇”“好婆婆”等榜样 20 余人,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十余起;

  禁毒禁赌宣传深入人心,涉毒涉赌案件发生率持续下降,乡村治安环境愈发清朗。与此同时,村民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意盎然,“推门见绿、移步见景”成为常态。

  持续深化机制建设 共谱乡村振兴新篇

  下一步,英庄镇将持续深化“一约四会”机制建设,强化“四会”成员培训,依托“导师帮带制”“集中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探索积分激励制度,将参与治理、践行移风易俗等行为量化为积分,通过“爱心超市”兑换物资,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深化村规民约普及,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自治故事”宣讲,让文明新风家喻户晓;推动“一约四会”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深度融合,计划 2025 年实现蔬菜种植面积达 1.35 万亩,带动群众每亩增收约 1000 元。

  如今,英庄镇正以“一约四会”为支点,撬动“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德法并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让群众在共建共治中共享发展成果,为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和美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