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桑摇金叶 银丝绣振兴
时间:2025-08-20 16:13:49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欣 通讯员 王伟
初秋时节,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周塆村的百亩桑园绿意盎然,桑叶肥厚油亮,长势格外喜人,嫩绿的桑叶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技术人员穿梭其间,指导村民进行最后的管护工作。“今年桑树成活率超过98%,叶片肥大厚实,完全能满足秋蚕养殖需求。”村党支部书记捧起一把桑叶,满意地说道。

罗陈乡周塆村桑蚕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共赢发展模式。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管理桑园,再返租给农户代种代养,同时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并保底回收,让农户实现“零风险”经营。村民既拿土地租金,又赚养蚕工资和分红。针对农村高龄劳动力特点,桑叶采摘、蚕房清洁等轻体力劳作为60岁以上村民提供,吸纳了30多名60岁以上村民在桑园务工。70岁的陈大爷一边分拣桑叶一边说:“年轻时在城里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孙子,这日子舒坦!”目前,8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益突破20万元,真正做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眼下,秋蚕培育车间已准备就绪,新一批蚕种即将发放到30余名技术能手的手中。看着长势旺盛的桑园和忙碌的乡亲们,村党支部书记信心满满:“年底前还要再扩桑园300亩!让更多荒坡变绿洲,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岗位!”下一步,这片土地将以桑为核,依托桑蚕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春季抓“鲜”(采果)、夏季抓“产”(养蚕)、秋季抓“品”(制被)、冬季抓“饮”(制茶),四季功能互补,引入深加工技术,将废弃桑枝制作成有机肥料和食用菌培养基,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同时,结合乡村旅游规划,打造集采摘、体验、观光于一体的桑文化创意园区,让产业链从田间延伸到消费终端,实现全周期的价值释放。

风过桑海,簌簌声里藏着丰收的讯息。周塆村用那缕柔韧的蚕丝作线,将科技赋能的活力、产业蓬勃的生机、联农富农的暖意织进了乡村振兴的锦绣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