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河南优特计划优质花生专项技术培训会在孟津举办 专家传经送宝 赋能产业升级
时间:2025-08-20 17:15:3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卫勇强

  为深入推进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优特计划”),促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8月19日,由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主办,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与洛阳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承办的河南省优质花生技术培训会在洛阳市孟津区顺利召开。此次培训会聚焦花生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为豫西地区乃至全省的花生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聚焦前沿技术,专家传经送宝

  培训会上,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油料科科长曲奕威以“河南花生生产情况及产业发展方向的思考”为主题,深入分析了当前河南花生的生产现状,并对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前瞻性的见解,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供了战略指导。

  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副研究员郝西则围绕高油酸花生这一产业热点,在“高油酸花生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并系统讲解了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引领花生产业品质升级的新趋势。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王振宇针对花生生产中的痛点难点,在“花生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课程中,系统传授了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助力实现花生生产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产学研用融合,共筑发展合力

  本次培训会吸引了产、学、研、用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刘改秀、洛阳市孟津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赵振欣率队出席,洛阳市农林科学院油料所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孟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全程参与学习交流。同时,来自周边6个县区的花生种植大户、专业种植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也齐聚一堂,共同学习先进技术,交流种植经验。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解渴”、“管用”,对提升自身种植管理水平、应对市场挑战充满了信心,彰显了基层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迫切需求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合力。

  学用紧密结合,科技扎根沃土

  在培训会召开前一天,与会专家团队便深入生产一线,对洛阳市农林科学院精心打造的两个高产示范样板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

  在孟津区会盟镇油坊村,专家实地考察了以花生全生育期精准调控为主推技术的“豫花22号”百亩示范方,对规模化种植成效进行了观摩评估。在偃师区高龙镇姬桥村,针对春播种植的“豫花37号”百亩示范方,专家们细致考察了主推的“花生耐低温冷害全苗高效生产技术”所带来的显著成效。

  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把脉问诊”,针对花生生长后期的关键管理技术要点,开出了精准的“科技处方”,确保先进技术成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

  强化科技支撑,共绘丰收美景

  本次培训会采用“田间指导+理论授课”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有效打通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不仅为洛阳的花生种植主体带来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也充分展现了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专家团队对洛阳花生产业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有力支持。专家们对洛阳在花生新品种示范、技术集成推广方面所做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坚定了本地产业发展的信心。

  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刘改秀表示,将继续深化与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经作推广总站、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等科研与农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强化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为洛阳花生产业向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升级提供更加强劲的科技引擎,为保障国家油料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贡献洛阳力量。

编辑:冯雅楠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