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分行:下好“五步棋”持续优化乡村地区支付服务
时间:2025-08-22 15:54:0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分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三农”需求,多维精准施策,提升支付服务水平,为乡村发展注入金融动能,助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下好“全域覆盖”棋,让支付畅通乡村每个角落。2021年,许昌在全省率先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城乡经济建设进入更高标准发展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分行以更好满足辖区支付需求为导向,引导支付服务资源持续向农村地区延伸下沉,积极构建“银行网点+ATM自助终端+POS助农机具+助农取款点”线下惠农支付网络,深入推广手机号码支付、二维码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辖区乡镇银行网点覆盖率与中国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接入率均达100%,推动农村地区支付服务从能用到好用,从覆盖到优质的跃迁。截至2025年6月末,辖区农村地区人均开立银行账户4.56户,每万人拥有2.4个银行网点,4台ATM机和50台POS机。
下好“特色场景”棋,让支付跟着特色产业走。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分行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长葛市大周镇是长江以北最大的废旧金属集散地,拥有各类有色金属加工经济实体1000多家,支付需求十分迫切。各金融机构通过增设营业网点、在厂区下沉ATM、布设POS机和静态收款码等方式,以多层次,多样化的支付服务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以来,大周镇产业集群遭遇发展困境,金融力量又如“及时雨”般再度倾注,通过强化普惠信贷投放、加大银行承兑汇票应用、优化企业开户流程,降低支付服务手续费和丰富跨境支付渠道等措施,为当地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充沛金融动力。
下好“数据赋能”棋,让交易流水变贷款凭证。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分行引导各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支付作为信贷、信用、生产生活数据天然交汇口作用,基于支付数据构建综合性服务方案,实现金融服务精准滴灌。禹州神垕镇,千年瓷火孕育出独特的炻瓷产业集群,全镇拥有大小炻瓷企业近200家,是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3年以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订单减少、回款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不少中小型炻瓷企业陷入资金周转困境。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分行指导金融机构下沉经营主体进行现场走访,结合企业历史销售流水、原材料购买记录和员工工资发放记录等支付数据,精准评估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为10余家企业下发贷款资金500多万元,纾解企业难题,稳定乡村经济。
下好“适老支付”棋,让老人付款不犯难。中国人民银行许昌市分行立足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数字技能弱、现金依赖程度高”等特点,推动金融机构对乡镇网点开展适老化改造,保留纸质存折、存单等老年客户熟悉的服务方式。针对老年人较集中的行政村,精准设立助农取款点,帮助老年村民办理小额取款和代理缴费,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为村集体建设的“日间照料中心+中央厨房”提供平价理疗、约餐送餐等支付服务,累计服务老年人2.5万余人次。组织金融机构教授老年人使用“大字版”手机银行,针对独居和行动不便老人,增加上门探访频次,排查支付困难,累计开展探访服务300余次。
下好“安全防护”棋,让每笔支付都踏实。指导各金融机构采用“本土化、通俗化、常态化”的方式,综合利用银行网点、助农取款点、流动银行车和宣传小分队等形式,靶向开展支付安全宣传。培训村干部、村医、助农取款点站长成为“支付安全网格员”,在“拉家常”中讲解身边案例,引导农民安全使用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工具。组织银行机构以歌曲改编、情景再现等形式拍摄反诈宣传短视频,通过“轻喜剧+强警示”的风格,让村民在笑声中看清骗局,掌握防范技巧,累计制作宣传短视频38个,播放量达6.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