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息县:织密养老服务网 让幸福晚年有温度更有品质
时间:2025-08-23 17:59:4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李梅

  8月20日,在息县濮公山街道办事处(筹建处),濮公山老年公寓的院子里暖意融融。老人们或在树荫下闲话家常,或在康复训练室活动筋骨,护工们穿梭其间,递水、理衣的身影不时闪过。在这里住了6年的李中利老人常念叨:“一天三菜一汤换着样儿来,护工们待我和亲人一样亲,住着心里踏实得很。”

  这家2017年投入使用的民营养老院,占地12.6亩,150张床位如今住了98位老人。医务室、多功能活动区配齐了,房间里的紧急呼叫系统一按就有人应,让老人们多了份稳稳的安心。针对半自理、失能老人,专业护理团队24小时守着,喂药、洗澡、陪同就医,把细致照料揉进了柴米油盐的日常。正如一位老人家属冯力荣说的,家里老人有点痴呆,总往外跑,夫妻俩上班实在顾不过来,最终选了这里,就图护工细心、让人放得下心。

  濮公山老年公寓的这份红火,恰是息县养老服务体系越织越密的生动写照。息县按照“强龙头(县城养老机构)、壮龙身(乡镇敬老院)、固龙尾(村级养老服务阵地)”的发展思路,投资8215万元新建的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填补了标准化养老机构的空白;投资1823万元,对全县18个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设施一应俱全,让老人住着更舒心,每天对敬老院的伙食进行调度,让老人吃得更安心;投资200余万元,对路口乡弯柳树村、项店镇张庄村闲置的学校、村部改造成老年幸福大院或日间照料中心。今年还将投资300万元,建设10个村级养老服务站点,让老人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

  除了在养老机构住得方便,居家养老的老人也被照顾得妥妥帖帖。县里共为258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并有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理发、保洁、做饭等居家上门服务,累计服务达两万多次。要是老人独自在家,巡访员会常来看看,陪聊几句、查查安全,要是想给家里添点适老化产品的老年人也有福气,按政策,6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每房最多能补1.2万元,洗澡椅、防滑垫这些小东西一添置,家里住着更安全。

  为满足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需求,切实减轻其家庭照护压力,增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县民政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且自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给予补贴,已有36位老人享受到集中照护补贴,再也不用愁没人管了。

  为了让养老服务更贴心,息县还积极与社会力量一起发力。像濮公山老年公寓这样的民营养老机构,政府给政策、医院接资源、经营者专心搞服务,“三方合力” 让老人既能养得起,又能养得好。如今,息县已经有了“濮爱”“濮水情”等本土养老品牌,居家上门、集中照护,服务越来越多样。

  从县城的标准化养老院到村里的幸福大院,从居家上门的细致服务到民营养老机构的温馨照料,息县正一步步把养老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不管是想在机构里过集体生活,还是守着家养老,老人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像濮公山养老公寓负责人崔贵德说的,办院就是想让家乡老人有个有温度、有尊严的晚年。而息县做的这一切,正是为了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从“老有所养”,稳稳地走向“老有优养”。

编辑:王丽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