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县民政局:凝心聚力促发展 担当作为谱新篇 持续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
时间:2025-08-23 18:07:4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石付良 郭徽
近年来,遂平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管理为方向,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坚持“四个强化”,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工作合力,织密民生网络。遂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社会救助工作纳入村级星级考核指标,与基层党建融合发展。县民政局整合现有工作力量组建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指导乡镇(街道、管委会)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站,督促村(社区)设立配备有1名社会救助协理员的社会救助服务点,构建“上下一条线,纵横连成片,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社会救助三级服务网络,为困难群众打造政策宣传、需求收集、救助代办等一站式实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从“依申请救助”转变为“主动发现救助”,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
强化动态管理,精准政策发力,织牢民生底线。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1.6万人全部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分层管理、动态监测。对已享受社会救助待遇人员定期开展线上核对,对未享受救助政策的低收入人口,以“大数据+铁脚板”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定期与农业农村、残联、医保等部门数据进行比对,将发现的“三类监测对象”、重残对象、医疗费用支出过大人员作为线索,推送给乡镇(街道、管委会)开展主动排查,实现主动发现、动态管理。今年以来,推送重点排查对象1562人次,通过排查将39户102人纳入救助保障范围。
强化监督检查,助力提质增效,织紧民生保障。建立“数据比对-疑点反馈-实地核查-动态调整-结果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比对人社、不动产、市场监管、司法等数据18819条,核查上级疑点反馈数据20902条,动态取消不再符合救助对象547人。聚焦社会救助领域突出问题,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今年以来,纠正应保未保35人,落实近亲属备案1177人,坚决杜绝“应保未保”“漏保”等救助不到位问题。定期对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对象及社会救助政策通过政府网站、村(社区)公开栏等进行公开公示,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及时受理群众政策咨询、求助、举报、投诉等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与驻局纪检组建立线索移交、联合督查、定期会商长效监督机制。今年以来,已移交线索11件。
强化政策培训,激发宣传活力,织细民生服务。组织各乡镇(街道、管委会)社会救助业务经办人员召开社会救助工作培训会,围绕政策解读、信息系统操作、入户调查技巧、民主评议程序等内容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县民政局业务骨干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开展政策上门服务,为乡、村民政工作人员当场解读政策,解决问题。引导乡镇(街道、管委会)民政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社会救助协理员、网格员、志愿者、社工等人员,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和敲门问需活动,深入宣传民政政策、征集群众诉求。今年以来,召开县级培训会三场,开展下乡政策宣讲六场次,主动入户宣传100余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0余件。
遂平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认真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依法履行民政职能,切实兜牢兜准基本民生底线,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