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民政局:规范管理 精准施策 全力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时间:2025-08-23 18:24:4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石付良 王欣
社会救助是着力加强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泌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社会救助工作部署要求,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持续提升社会救助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的保障能力。
高位推动落实,把准救助“方向感”。泌阳县委、县政府把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列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的重要议程,听取全县民政兜底保障工作汇报,推进工作开展,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该县社会救助工作努力的方向。
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救助“安全感”。克服财政紧张的不利因素,将社会救助资金足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并明确为全县优先保障财政资金科目,做到低保、特困救助金于每月10日前发放到位,让困难群众安心放心。1-7月,全县共发放城乡低保资金4723.38万元、特困资金4062.45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22.9万元。
明确部门分工,强化救助“责任感”。泌阳县民政局联合财政局制定了《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责任,规范了资金的使用流程。严格执行社会救助资金财政专户管理和“一卡通”发放制度,确保资金直接发放到救助对象的社保卡中,杜绝了资金截留、挪用和冒领等现象的发生。
共享部门信息,增加救助“信任感”。依托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每月及时受理乡镇(街道)的核对申请,明确低保中心专人负责信息核对,实现了对申请救助家庭的收入、财产、车辆、住房等信息的实时查询和比对分析,提高了救助对象认定的准确性,有效杜绝了“人情保”“关系保”和“骗保”等现象的发生。1-7月,累计核对申请救助家庭4310人次,发现不符合救助条件的194人次。
加强动态管理,提高救助“认同感”。建立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救助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情况进行复核,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救助标准或停止救助,实现救助对象有进有出、救助标准有升有降,确保因户施策、精准救助,保证社会救助资金的合理使用。
落实责任追究,增强救助“使命感”。为有效促进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落地落细,建立了“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在审核审批过程中,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发挥实地调查主体作用,结合村级民主评议结果,对申请家庭的实际生活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确保救助对象符合条件、救助标准确定合理。
社会救助工作关系到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温暖的救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