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郑州 > 正文
“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即将启幕
时间:2025-08-23 18:45:1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作为2025年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摄影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合作举办的“天地之中·‘镜’界郑州”全国摄影展系列活动之一, 8月25日,“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将在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璀璨启幕。展览通过近130件光影艺术作品,生动再现巩县石窟的千年艺术精魂。

  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郑州日报社、郑州市文物局、郑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巩义市委宣传部承办,中国摄影报社、郑州博物馆、郑州市摄影家协会、巩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巩义市文物局、巩义市摄影家协会协办。

  一凿一刻、一笔一画,石窟镌刻下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在中国石窟艺术谱系中,巩县石窟以小而精闻名于世,是北魏皇家石窟、丝绸之路与黄河文化交汇的重要文化遗产。巩县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唐、宋各代续凿,现存5个洞窟、3尊摩崖大像、1个千佛龛及328个造像龛,总计7743尊造像,186篇题记。

  巩县石窟不仅是佛教东传、中西文化交融的生动见证,更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与黄河文明交汇点上的一颗艺术明珠。石窟结构紧凑,造像艺术精美,在国内佛教石窟中占有重要位置,堪称中原地区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典范。其中,第一窟的《帝后礼佛图》为国内现存完整孤品,第三窟“双飞天”造像以衣饰飘逸、姿态轻盈著称。

  本次展览立足于践行“文化兴盛”国家战略,将巩县石窟保护置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框架下,以摄影艺术为媒介,聚焦巩县石窟的历史考古、文物保护与当代转化,通过本土摄影家历时两年时间的系统性创作,策划展出近130件摄影作品(包含视频作品),生动展现“黄河战略”中的文化传承。同时,联动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四大研究院,通过影像对比展陈丝路石窟艺术谱系,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据了解,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持续10年开展系列活动,2025年为合作第一年,将举办“天地之中·‘镜’界郑州”全国摄影展系列活动,包含“一场主题展+一场专题展+一场AI影像创作系列讲座”。本次展览作为专题展是系列活动之一,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对郑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度挖掘与立体呈现,是对“天地之中”文化地位的又一次有力诠释,也是对郑州作为黄河文化核心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精彩展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1月18日,免费对公众开放。让我们透过这些定格的“镜”界,走进历史深处,触摸文化脉搏,领略“天地之中 黄帝故里 功夫郑州”的厚重底蕴与时代风采吧!

编辑:王丽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