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在追寻“最好的人际关系”——有人以为是“无话不谈的亲密”,把所有心事摊开才算真诚;有人觉得是“时刻在线的陪伴”,秒回消息、随叫随到才叫重视;还有人执着于“永不冲突的和谐”,为了避免矛盾宁愿委屈自己。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过度拥挤的亲密会让人窒息,毫无间隙的陪伴会耗尽热情,刻意维系的和谐会藏着裂痕。真正好的关系,从不是“填满彼此的生活”,而是“留白处的共生”:像两棵并肩的树,根须在地下悄悄相连,枝叶却在天空各自舒展;像两汪相邻的湖,水波偶尔轻轻触碰,却始终保持各自的澄澈。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年少时常想,好的关系总是要形影不离的,好的友谊总是要时刻付出的。渐渐地年长了,总要品味出来,无论再好的关系也经不住双方的随意试探,再深的情感也无法避免边界的瓦解。
行走在生活的这条旅途上,回味终醍醐:护边界,懂分寸,知情理,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处世清醒。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尊重差异,虚怀若谷。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人也都有自身的价值。世上或许看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但总能看得到两个人之间共同的点。
当共同的点日益相处,渐渐地产生了差异化,用心留意便会发觉:有些人爱热闹,有些人喜独处;有些人好面子,有些人勤读书。
我们总想着去了解他人的世界,却不知世间皆有度;若能以包容的心观他人,处处可见温暖情。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春秋时期,管仲曾与鲍叔牙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但管仲出身条件并不乐观,常常为了自身的生计而处处计较:和鲍叔牙一起合伙做生意的时候,管仲却私底下给自己多分了利润。
管仲总共和鲍叔牙上过三次战场,结果每次管仲都半途脱逃。其他人都在骂他“贪财怕死”,唯有鲍叔牙站出来为他说道:管仲的作为是为了解困,并非大家想的那样,管仲的家里还有老母需要赡养,并不是真的贪生怕死。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后面管仲为了辅佐公子而犯下了错,被沦为阶下囚,鲍叔牙看到这样的场面,却力荐他接任齐国的宰相。管仲心里十分的感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鲍叔牙的智慧,正是因为他从不以己之尺,丈量他人之难。看见了管仲的私心,更看见了私心背后的孝义,为此能够容得下管仲的胆怯,也容得下他胆怯之下的作为。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论语》中就曾说道:“君子和而不同。”人生之旅情谊万千,以兼容之心诚相待,才不至生活良缘,化为年华流水。
心胸宽如海,自有山川流;心胸求同异,自能增其识。旅途大道千万人,心途似海归万心,尊重不同,理解他人磨难,学会虚怀若谷学习每个人的闪光点。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百代过客匆匆别,从俗浮沉花自开;懂得进退,心有分寸。
小林与小徐曾是挚友,也曾是街坊邻居。在小林印象里:“小徐每次来他家做客总要带上些什么礼物才行,但每次都只坐一会便离开。”这是礼节,也是分寸,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客不久待,礼意知情。小林生病时,小徐便托人送去自个熬的姜汤。并细心用纸条写着:“姜汤可驱寒保暖,缓解胃部不适,记得趁热喝。”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关心不言透,行动出暖心,这份分寸感,让两人的友谊情深潭水。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就好似两块磁铁,需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和距离才能让彼此做到“心心相惜”。
学会保持适当的边界感,是维持人际交往中关系长久和谐的关键。就好像寒冬的刺猬,离得远了又觉得冷,贴得近了又觉得扎人。好的友谊也应:“话到七分,三到分寸,情理之中,处世之内。”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让他人做他人,不必越界;把他人当自己,自省不足。懂得进退、心有分寸、将心比心,以诚相待。这样,才能让一段关系似水如鱼,共饮长江水。
年深岁久,听其自然,浅度流年。少观他错,多观人好。
对待他人有恩不念,受人之惠不能忘。生活便是来体验的,多记得他人的好,莫笑他人难,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学会少盯人短处,多看人长处;少念人坏处,多记人好处。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有些时候,具备宽恕的心,忘却他人的过失,是一个人的大度,而不是放纵。有些时候,具备铭记的心,铭记他人的善行,是一个人的良知,而不是猜疑。
所以,我们不要因一次冲突,便与人决绝;更不因一次失误,就一口否定对方的好。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少苛责他人的不足,多欣赏他人的优点,这是一种修养。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少观他人的坏处,多感恩他人的好处,这是一种成全。
林清玄就曾说过:“世间最难的学问,便是与人相处的学问。”生活的旅途如一杯不温不热的清茶,恰到好处的温度才是人与人之间感情升温的密匙。不拘谨,不刻意,不讨好,人和人之间的最惬意的相处,莫过于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放松随意,温暖从容。
感情没有多余的套路,只有彼此的真诚;相处没有刻意的形式,全凭轻松自在。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学会容人的心胸、懂分寸、知感恩,方能看到人间百味,世事无常。便懂得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便是让他人做他人,让自己做自己。
有人说,人际关系就像放风筝,线太松会飞远,线太紧会断掉。最好的状态,是手里握着线,眼里看着风筝,既给它飞翔的自由,也让它知道有牵挂的方向。这世上从没有“完美的关系”,却有“适合的关系”—— 不是无话不谈,而是话到嘴边时,知道对方愿不愿听;不是时刻陪伴,而是需要时,知道对方会不会来;不是永不冲突,而是吵架后,知道彼此不会走。

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藏品
最后,愿我们都能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这样的关系:像春风拂过湖面,不激烈,却温柔;像星光点亮黑夜,不耀眼,却温暖。在留白处共生,在理解中同行,在成长里相伴 —— 这,就是人与人交往最好的关系。(河南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古陶瓷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古玉珠玛瑙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郑州市一田古陶瓷博物馆创始人 刘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