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把科学的种子种到农民心坎上——记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教授
时间:2025-09-09 15:33:1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胡喜贵

  8月28日,河南省科技馆内座无虚席。随着省委副书记张巍宣布“河南省全国科普月活动正式启动”,一位身着朴素的科学家走上讲台。他手持金黄的麦穗,以“让科学的种子在心里扎根地里结果”为题,用带着沁阳口音的河南话讲述着小麦育种的故事。他就是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一位让4亿亩麦田翻涌金色波浪的“麦田守望者”。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四十四载深耕育种路

  “育种就像绣花,一针一线都得精准。”茹振钢的办公室里,摆满装着麦种的玻璃罐,每个罐子都标注着编号与特性。自1981年留校任教以来,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百农64、矮抗58、百农4199、百农4299、百农8399、百农5819、百农成安221等10余个突破性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4亿亩。其中,矮抗58以抗冻、抗倒、高产的特性被誉为“黄淮第一麦”,累计推广3亿亩,增产效益超300亿元,更在2013年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些数字背后,是茹振钢常裹着棉大衣蹲在零下10℃的试验田察看苗情,顶着将近40℃高温逐株测量麦穗参数。在新乡县的示范田里,他蹲下身掰开麦穗向农民演示:“看这籽粒,透亮饱满才是好种子;摸这茎秆,硬挺有弹性才能抗倒伏。”朴实的语言使小麦品种的特征变得通俗易懂。

  科普即播种:让科学扎根泥土

  “科普不是额外负担,而是科研的另一场播种。”在河南省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上,茹振钢的发言掷地有声。他创新提出“三级科普体系”:在实验室用显微镜展示小麦授粉过程,在田间地头开设“麦田课堂”,在视频平台解答小麦品种和种植技术等热点问题。

  在周口市沈丘县,一位老农曾拉着他的手说:“茹教授,百农4199这个品种真皮实!我家10亩地比去年多打2000斤!”这样的场景让茹振钢倍感欣慰。他带领团队编写《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免费发放给农户;每年举办20余场技术培训,手把手教农民科学施肥。新乡市延津县的种植大户王建国算过一笔账:“按茹教授的方法种百农4199,每亩成本降了80元,产量却涨了15%。”

  人才梯队:培育“永久牌”科技火种

  “科技与人才,是我最珍视的两粒种子。”茹振钢深知,要让科学扎根更深,必须培养一代代接力者。他首创“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与企业共建智能化育种基地,让学生“在田间做研究写论文”;另一方面实施定向培养计划,为基层农业合作社输送既懂理论又会实操的“永久牌”科技人才。

  他的团队成员胡铁柱如今已是河南科技学院副院长,陈向东担任了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李淦、丁位华、董娜等骨干成员都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青年学者。“茹老师带我们下地,要求必须穿胶鞋、戴草帽,他说‘科研人员不能怕脏,得和土地有肌肤之亲’。”说起和茹教授一起下乡的经历,他们都说不和泥土亲近的科学家,不叫农业科学家。这种“泥土精神”已融入团队血脉。他们培育出的品种非常适宜这片古老的土地,其中“百农4199”连续五年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主导品种,2024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兴农:端牢中国饭碗的河南方案

  面对“高产与优质难兼顾”的行业难题,茹振钢团队通过基因组装技术重构作物遗传密码,成功培育出高光效优质中筋小麦“百农4199”。该品种麦香浓郁,成为制作高端大宗面食的首选原料。在河南各大食品企业的加工车间,用“百农4199”制作的挂面馒头等,被誉为含有阳光的味道。

  从“卖原粮”到“卖商品”的产业链升级背后,是茹振钢推动的“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加工企业”四维联动模式。在漯河市临颍县,他指导建设的万亩优质麦基地,通过订单农业让农民亩均增收300元,带动周边形成30万吨专用面粉加工集群。

  麦田守望者的初心

  “我要让黄色的土地受孕于蓝色的天空,产出很多、很优、很美味的粮食。”这是茹振钢在演讲中常念的小诗,也是他一生的追求。诸多荣誉加身的他始终保持着两个习惯:每年“五一”假期必下地,除夕夜必和团队视频讨论育种方案。

  在河南省全国科普月的展台上,茹振钢的展位前总是排着长队。一位中学生摸着显微镜下的麦穗感叹:“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他笑着回应:“科学就像麦子,扎根泥土才能生长。你们是未来的耕耘者,要让更多种子在心田发芽。”

  秋高气爽,茹振钢团队的背影渐渐融入绿色的原野,他们又开始了新一年度的小麦备播工作。这位永葆赤子之心的科学家,正践行着当初的誓言——让科学的种子,在亿万农民心坎上生根发芽。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