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双龙镇:“会长说事”巧破三难 移风易俗焕新颜
时间:2025-09-13 12:49:42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彤 通讯员 闫玉
“以前办一场婚事,光彩礼就得几万甚至十几万,席面动不动几十桌。家境差一点的,喜事办完债也背上了。可你看咱村程小杰家上个月娶媳妇,没要高额彩礼,只摆了6桌,请亲戚朋友聚一聚,既省心又省钱,这才是咱们该提倡的新风气!”近日,在南阳市西峡县双龙镇化山村的文化广场上,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张景国手持话筒,用亲切的乡音向围坐的村民“说事”,台下不时传来赞同的应和声。
这样的“会长说事”,在化山村已渐成常态。过去,村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攀比之风盛行,不少村民为“撑面子”甚至借钱办酒,导致家庭负担沉重、邻里关系紧张。“干部管理难、矛盾化解难、群众参与难”成为村“两委”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拦路虎。
“光靠村干部劝,效果不好,群众还觉得是‘管闲事’。”为破此局,村“两委”经过反复调研,决定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组织,推出“会长说事”活动,请各位会长走上前台、发声发力。
“我们这些会长都是本村人,和大家天天见,说话更贴心、更可信。”道德评议会会长朱定稳介绍。每次“说事”前,会长们都会提前走访,搜集村民关心的热点和身边典型案例。现场不空谈大道理,而是用乡亲熟悉的人和事,娓娓道来文明新风的好处、陈规陋习的弊端。
除了婚丧事宜,“会长说事”还成了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今年,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几乎动手。村民议事会会长李元臣请双方到“说事”现场,在乡亲面前把事说开、理辨明。他结合村规民约和相关法规进行现场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协议。
如今在化山村,“会长说事”已有效破解曾经的“三难”问题,攀比浪费之风明显收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日益普及。村民普遍感到风气好了、负担轻了、幸福感更强了。“往年光人情礼金就是一大笔开销,现在不搞大操大办,省下的钱添置新家具,日子过得更加舒心!”村民沈小贤高兴地说。
下一步,化山村将继续深化“会长说事”机制,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深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