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信阳 > 正文
淮滨:中秋月圆人团圆 月饼香里促增收
时间:2025-09-17 10:17:34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朱丝语

  在淮滨县北岗大棚街,有一家看似普通却终年飘香的小店。每逢中秋临近,这里便成为整条街最热闹的角落。45岁的邓秀英是这家店的主人,她与丈夫共同经营着这份甜蜜的事业,用双手揉捏出近20种口味的苏式月饼,不仅满足了八方食客的味蕾,也带动了周边妇女灵活就业,传递着温暖与团圆的情意。

  邓秀英是固始人,结婚后定居淮滨。2008年,因需照顾孩子、无法外出工作,她自学蛋糕与饼干制作,并在北岗大棚街摆摊销售。后来,她发现月饼格外受欢迎,便特意回到固始老家,向亲戚朋友认真学习传统苏式月饼手艺。经多年钻研与创新,她的月饼品种从最初的黑芝麻、五仁、豆沙,逐步扩展至榴莲、板栗等新颖口味,如今已推出近20种,深受消费者青睐。

  中秋前夕,一对从安徽阜阳远道而来的夫妻专程前来进货。“我们每年都来邓姐这儿采购,她的月饼在咱们那儿卖得特别好!”夫妻俩一边清点十多箱月饼,一边称赞道,“她家的月饼口感地道、种类丰富,老顾客就认这个味道。”

  每年中秋节前约一个月,邓秀英与丈夫便迎来他们最繁忙的“月饼季”。此时,他们会聘请一二十名工人协助生产,每日制作月饼达三四百斤。短短一个月内,总销量可达上万斤,利润亦达数万元。不仅本地顾客络绎不绝,更有许多像阜阳夫妻这样的外地客商慕名而来,甚至将月饼作为节日礼品寄往全国各地,与远方亲人共品团圆滋味。

  尤为可贵的是,邓秀英始终不忘回馈社区,她特意招聘那些因照顾家庭而难以外出工作的妇女,加入月饼制作行列。工人每日可获得80元工资,既缓解了中秋期间的生产压力,也为她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灵活就业机会。来自外地的郭建芳便是其中之一,她已连续多年在此帮忙,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搭档”。

  尽管中秋月饼是年度“重头戏”,邓秀英的小店其实四季兴旺。春节时段,她制作枕头酥、芝麻酥等传统点心;平日则持续经营蛋糕与饼干生意。这间小店总是热气氤氲、客流不绝,已成为当地一道温馨而持久的风景。

  “能用自己的手艺让更多人吃到喜欢的月饼,还能帮到身边的姐妹,我觉得特别踏实。”邓秀英笑着说。她表示,未来还想继续研发新口味,让这份甜蜜事业走得更远。

  如今,邓秀英的月饼已不仅是中秋的象征,更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结的载体,持续传递着温暖、团圆与希望。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