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漯河 > 正文
郸城县张完乡刘营行政村刘颂:深耕石磨面粉产业 点亮乡村振兴致富路
时间:2025-09-17 15:09:21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志东 通讯员 刘徽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周口市郸城县张完乡刘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刘颂把刘营村作为“第二故乡”,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找准经济发展新路子,围绕石磨面粉加工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石磨面粉品牌,让乡村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今年34岁的刘颂,2019年从部队退役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入职郸城县张完乡政府,2023年8月受乡党委委派,兼任张完乡刘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的刘营村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产业发展落后,为摆脱这一状况,刚上任的他带领支部班子到外地考察学习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毅然决定在村内办厂创业,生产传统的老磨面粉。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从场地到技术再到磨盘的解决,以及传统的磨盘给我们现在的电机驱动怎么结合、解决转速的快慢,冷磨的技术以及面粉的分装、磨面的遍数、比例,我们都进行了几十甚至上百次的实验。”刘颂说。

  思路一变天地宽。从厂址选定,到设备引进,石磨面粉厂刚起步就受到了村民的支持与拥护,大家发挥各自优势,出钱、出力、出技术,干劲十足。

  “我在家里出不去了,刘书记说办个石磨面粉加工厂,我第一时间加入其中,也算多一份收入。”张完乡刘营村村民姜东亮说。

  为打开面粉销售渠道,刘颂采取先近后远,先线下后线上的销售策略,对生产出的石磨面粉,先在周边乡镇试销,同时联系县城商超拓展销路,并开通了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账号,实现网络直播带货。

  “我们这一场直播下来能销600多袋,销售额大概在1万多块钱左右。”张完乡刘营村工作人员李彩凤说。

  “我们从投产到现在,将近半年的时间,经过统计,已经销售了2万多斤的面粉。”刘颂说。

  随着石磨面粉的稳步发展,刘颂又建起了石磨面粉馒头坊,采用传统的老面引子发面,经过擀压、醒发、蒸制等工序,平均每天生产馒头1000个左右,由于质量好、品质佳,生产出的石磨面粉、馒头成了周边村民喜欢的“香饽饽”。

  “我们追求的是食材的本味和丰富的内在营养,麦香味非常足,其次这个馒头也延伸了我们石磨面粉的产业链。”馒头工坊工作人员刘远说。

  随着石磨面粉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刘颂还在厂内开发设置农事体验区,不断丰富文旅新产业,让村民记住乡愁,推动农耕文化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俺村建这个石磨加工厂,只有小时候才能见到,现在可以在这体验体验,找到儿时的感觉,也是非常快乐的。”张完乡刘营村村民邢小香说。

  “争取将我们的石磨链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依托产业发展,反哺行政村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等,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大的收获。” 刘颂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谈及未来的发展,刘颂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下一步刘营村按照“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思路,坚持“强村富民”目标,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助力村集体增收,带动农民致富。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