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开封祥符区召开 专家共商技术创新与产业前景
时间:2025-09-18 09:31:06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王苗苗 朱笑笑
9月16日,高油酸花生量质提升技术示范测产观摩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开封市祥符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河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强,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所长刘海礁,开封市农科院副院长、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开封综合试验站站长任丽等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及省内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开封市涉及花生产业的相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调研了当地花生食品加工企业,交流祥符区高油酸花生生产形势,重点对高油酸花生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与研讨,推动当地加速花生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落地,助力开封花生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日益增长,花生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高油酸花生作为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市场需求潜力的花生品种,因其富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高油酸花生的推广与应用仍面临品种创新、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任丽的引领下,与会专家首先集体参观调研了颐海食品(开封)有限公司和开封龙大植物油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了高油酸花生加工的全流程以及到成品包装的现代化生产线。两家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重点展示了高油酸花生在植物油生产中的应用。与传统花生相比,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更高,生产出的植物油更加健康,市场需求旺盛。

随后的开幕式上,河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强在致辞中强调,河南省农科院以科技创新助力花生产业发展,推动高油酸花生量质提升。他指出河南花生产业存在不足,需优化品种布局、升级技术等。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为开封花生产业把脉问诊,推动产能和质量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随后,河南省农科院资环所副所长、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功能研究室主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张翔研究员,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董文召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胡晖博士分别围绕《花生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油酸花生育种创新与产业发展》《花生加工新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讲解。

祥符区花生发展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宗海洋在介绍了祥符区花生产业发展情况时谈到,祥符区将花生全产业链作为全区重点培育的三大产业链之一,成立了花生联盟,组建了花生专班,吸引了500强企业龙大植物油有限公司入驻,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品种加工创新等方面突破了卡脖子难题。未来希望通过与科研机构企业携手全力打造成全省领先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花生产业新高地。
张翔研究员、董文召研究员、胡晖博士、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陈亮教授围绕高油酸花生的品种推广、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开封市东建投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河南长生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企业代表,围绕高油酸花生品种的引进、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精深加工等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科技需求,先后发言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新友在会议总结时强调,花生产业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在保障国家食用油安全和农民增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开封祥符花生种植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张新友建议下一步要持续在提升花生品质、提高单产水平、利用区位优势建设物流中心、改善加工思路提高产业竞争力、打造企业品牌以及强化科技支撑等。
此次会议通过技术推广观摩与学术交流,与会各方对高油酸花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前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未来,随着高油酸花生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花生产业链将进一步优化,为农民增收、企业发展和消费者健康带来更多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