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健康 > 正文
从耳疾缠身到全麻手术 汝州市人民医院为16岁少年重启“声音之门”
时间:2025-09-19 15:33:00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郭世清 通讯员 秦俊杰 王婉璐 杨依涵

  16岁,本是该在课堂上清晰捕捉老师讲课声、在球场上肆意欢笑的年纪,可李某(化名)的世界,却被双耳反复流脓的困扰笼罩了两年。这两年里,黄白色的脓液成了他耳中挥之不去的“常客”,听力也在一次次发作中悄悄下降,他能明显感觉到,左耳的声音总比右耳更模糊,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纱。

  他曾在多家医院奔波,接受过耳道冲洗,用过消炎药物,可症状只是短暂缓解,没多久又会卷土重来。耳疾的折磨还没结束,一年前反复发热又将他推向另一场困境——他被确诊为肺结核,在某医院住院治疗两个月,左肺甚至因病情损毁。身体的双重考验,让这个少年的青春少了几分明媚,多了几分沉重。

  2025年9月10日,抱着一丝希望,李某来到汝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当高红艳医生用耳镜检查时,画面让人心疼:右侧耳道里藏着少许黄色脓液,底部还长着白色绒毛状物,鼓膜早已穿孔;左侧耳道虽算干净,可鼓膜大部分都已缺失,鼓室粘膜却没明显充血。结合他两年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医生很快做出初步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真菌性外耳道炎,还有那道难以愈合的旧伤——肺结核。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住院治疗成了唯一的选择。

  由于病情复杂,汝州市人民医院特邀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李白芽主刀,联合院内耳鼻喉科团队共同攻关。9月13日13时45分,李某被推进了手术室。全身麻醉后,他安静地躺着,头偏向右侧,等待一场改变听力的手术。显微镜下,李白芽主任清晰地看到他左鼓膜紧张部的穿孔、鼓室内的潮湿,还有严重内移的锤骨柄。手术开始了,耳内切口、掀起耳道皮瓣、电钻扩大骨性外耳道、开放鼓窦……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当看到鼓窦和上鼓室里的炎性肉芽,以及被包裹的听骨时,医生更加谨慎,仔细分离后发现,砧骨长突已经弯曲断裂,镫骨头也被破坏吸收,好在镫骨弓还算完整。

  清理肉芽、改善镫骨活动度、剪除锤骨头、复位锤骨柄、恢复咽鼓管和鼓窦上鼓室的通畅……李白芽医生的动作精准而轻柔。随后,耳甲腔成形、取耳后结缔组织压薄、用明胶海绵垫在鼓室、重建鼓膜、放置人工听骨PORP、用乳突骨粉封闭鼓窦、覆盖耳道术腔、缝合切口、加压包扎……两个小时的手术,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李白芽医生的专业与责任。15时25分,手术顺利结束,术中仅出血15毫升,当李某清醒拔管后安返病房时,这场为“听见”而战的手术,终于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术中还意外确诊了他的鼻中隔偏曲和过敏性鼻炎,为后续治疗提供了更全面的依据。

  术后,高红艳医生反复叮嘱患者要保持耳道干燥,不能擤鼻,也不能剧烈打喷嚏,这些看似简单的注意事项,却是听力恢复的关键。9月14日清晨,刘兴涛科主任查房时,李某神志清醒,精神状态不错,只是轻声说左耳切口处有点疼。检查发现他生命体征平稳,没有面瘫、头痛等不适,左耳外耳敷料上只有少许陈旧血性渗出。刘主任当即说继续用抗生素治疗,再加上局部微波治疗促进伤口愈合,这些治疗方案很快就被一一落实。

  此刻的李某,还在康复的路上慢慢前行。从两年前耳疾初发时的无助,到如今手术后的满怀期待,他经历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成长。而这场手术,不仅是医生用技术为他重建鼓膜、修复听骨,更是为他重新打开了“听见”世界的大门,让这个16岁少年的青春,有望再次充满清晰的声音与灿烂的笑容。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