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工作室 > 农业 > 正文
丰收时节话科技 豫为中国增粮油
时间:2025-09-25 12:02:08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李欣

  9月是丰收的季节,中原大地不仅弥漫着果实的芬芳,更涌动着一股强劲的“科技味”。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正以科技为翼,夯实“粮袋子”,攥紧“油瓶子”,为国家粮油安全贡献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说起优良品种的力量,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不可逾越。自2004年起连续18年成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栽品种和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已累计种植了9.5亿亩。9.5亿亩是什么概念呢?对于大宗作物来讲,一年能种1000万亩就是了不起的大品种,那么9.5亿亩得连续种上95年!郑单958,用实力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玉米之王”。

  如果说郑单958是玉米界的传奇,那么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郑麦”系列则是群星灿烂。郑麦1860,以其稳定高产、优质绿色、高效节能的卓越品质,连年以千万亩级的推广面积领跑黄淮南片。而郑麦379,也是近年来表现抢眼的“明星选手”,种植面积稳居河南小麦前列。以订单推广著称的郑麦136,2023年种子销量突破1.4亿斤大关,2024年更是以1.6亿斤的佳绩成功卫冕全省第一,2025年正朝着1000万亩的大关冲刺。近五年来,“郑麦”系列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4亿亩,每年种植面积占全省的30%左右,为河南乃至黄淮海地区的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起到了重要支撑。

  在油料作物领域,河南省农科院更是全国顶流。豫花37作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河南种植面积就达324.96万亩,约占全省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的43%,稳居全国花生种植面积之首。而郑1307,则是目前河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辐射带动“郑豆”系列年推广面积占全省的30%左右。还有“豫芝ND837”,继“豫芝NS610”之后,成为我国抗落粒宜机收芝麻品种的“领头羊”。以花生为例,以豫花37为代表的高产高油酸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使我省花生种植面积从20世纪80年代的550万亩激增到现在的2000万亩左右,单产也从110多公斤飙升到现在的310公斤,单产、总产均跃居全国第一。

  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近1/10的粮食、1/4的小麦,每年调出原粮和制成品600亿斤以上。这背后除了品种的优势外,也是河南省农科院始终坚持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结果。在推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共建县”“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建设”等重大项目过程中,始终坚持从“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个方面深度融合发力,激发了农业生产变革中的新质生产力,打造出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河南模式”。

  春风化雨,水到渠成。如今,河南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经超过97%,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45%。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正书写着一个关于丰收与梦想的故事。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正以它独有的方式,为中国粮油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晏语悦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