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地市 > 洛阳 > 正文
郏县黄道镇山前李村:喜“柿”连连 绘就振兴好图景
时间:2025-09-25 16:06:3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高铭

  近日,郏县黄道镇山前李村的柿子园里,喜“柿”连连——柿子树上,水塔红、落花甜、鸡心柿子等多个品种的果实压弯枝头,黄澄澄的像灯笼、红彤彤的似玛瑙,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更点亮了村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柿”事图景。

  “我们种柿子10多年了,今年的收获可是实打实的‘喜柿’!”果园负责人李许峰是土生土长的山前李村人,站在挂满果实的树下,他笑得格外灿烂,“今年用了新的生态管理技术,病虫害少了,柿子甜度还高,亩产比去年多百余斤,这比往年强太多了!”

  果园里,46岁的村民陈延辉正背着竹筐忙碌,剪刀一剪、手腕一绕,成熟的柿子就稳稳落进筐里。“我在这儿干7年了,这也是我的‘喜柿’!”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笑意藏不住,“平时负责浇水、剪枝,采摘季摘柿子的时候一天能挣80多块钱,一个采摘季下来能拿5000多块。在家门口挣钱,比出去打工踏实多了!”

  据了解,该果园除柿子外,还种了李子、杏、桃子、梨等,形成“春有桃、夏有杏、秋有柿、冬有梨”的种植格局。为让“丰收果”变成“增收钱”,果园不仅和周边市县商超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还推出“柿子采摘节”,每到周末,有不少游客自驾来体验采摘乐趣。

  “上周末一天就来200多个游客,摘柿子、尝鲜货,不少人还带几箱回去送朋友!”李许峰指着果园入口的停车区说,“游客多了,村里小卖部的饮料、零食卖得快,农家乐的生意也火了,现在有10多个村民在果园长期干活,忙的时候还要雇10多个临时工,这柿子不仅能让果园赚钱,还成了村里的‘钱袋子’,这也是我们村的大‘喜柿’!”

  “小柿子能成大产业,这‘喜柿’还得接着往下延!”山前李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小磊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要引入深加工设备,做柿饼、柿子醋,把产业链拉长,让每个村民都能从‘柿子产业’里分到红利,让乡村振兴的‘喜柿’一年比一年多!”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