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黄道镇山前李村:喜“柿”连连 绘就振兴好图景
时间:2025-09-25 16:06:37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高铭
近日,郏县黄道镇山前李村的柿子园里,喜“柿”连连——柿子树上,水塔红、落花甜、鸡心柿子等多个品种的果实压弯枝头,黄澄澄的像灯笼、红彤彤的似玛瑙,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更点亮了村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柿”事图景。
“我们种柿子10多年了,今年的收获可是实打实的‘喜柿’!”果园负责人李许峰是土生土长的山前李村人,站在挂满果实的树下,他笑得格外灿烂,“今年用了新的生态管理技术,病虫害少了,柿子甜度还高,亩产比去年多百余斤,这比往年强太多了!”
果园里,46岁的村民陈延辉正背着竹筐忙碌,剪刀一剪、手腕一绕,成熟的柿子就稳稳落进筐里。“我在这儿干7年了,这也是我的‘喜柿’!”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笑意藏不住,“平时负责浇水、剪枝,采摘季摘柿子的时候一天能挣80多块钱,一个采摘季下来能拿5000多块。在家门口挣钱,比出去打工踏实多了!”

据了解,该果园除柿子外,还种了李子、杏、桃子、梨等,形成“春有桃、夏有杏、秋有柿、冬有梨”的种植格局。为让“丰收果”变成“增收钱”,果园不仅和周边市县商超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还推出“柿子采摘节”,每到周末,有不少游客自驾来体验采摘乐趣。


“上周末一天就来200多个游客,摘柿子、尝鲜货,不少人还带几箱回去送朋友!”李许峰指着果园入口的停车区说,“游客多了,村里小卖部的饮料、零食卖得快,农家乐的生意也火了,现在有10多个村民在果园长期干活,忙的时候还要雇10多个临时工,这柿子不仅能让果园赚钱,还成了村里的‘钱袋子’,这也是我们村的大‘喜柿’!”
“小柿子能成大产业,这‘喜柿’还得接着往下延!”山前李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小磊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要引入深加工设备,做柿饼、柿子醋,把产业链拉长,让每个村民都能从‘柿子产业’里分到红利,让乡村振兴的‘喜柿’一年比一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