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钢市万福养老院里的“守灯人”
时间:2025-09-25 16:10:23 来源: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葛岩红
“李叔,今天血压怎么样?”“候姨,早饭给您留了软乎的小米粥。”清晨6点30分,舞钢市万福健康养老中心的院子裹着一层薄雾,院长孟丽霞已带领护理人员挨个推开老人的房门,轻柔的问候像初秋的微风,拂过院角的梧桐,唤醒了满院的银发时光。

作为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孟丽霞自2022年担任该养老院院长以来,始终坚持以“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养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每年休息不足20天,疫情封控期间,更是3个半月吃住都在养老院里,老人们的生活习惯、细微眼神她都了然于心,甚至能从一个动作里读懂老人的需求。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通讯录里存着每一位老人的病历、过敏史和紧急联系人,备注比儿女还要详细。

去年2月的一个深夜,85岁的赵叔哮喘急性发作。孟丽霞迅速将老人送医就治,经过20分钟的紧急抢救,赵叔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而孟丽霞身上穿的羽绒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医生表示:“要是再晚来半小时,情况就危险了。”病情平稳后,赵叔紧紧握着她的手,流着泪说:“你比亲闺女还亲啊!”
为了让老人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孟丽霞从硬件到服务层层精进,完善设施与规章制度,建立《服务质量评估体系》,收集反馈持续优化服务;带领护理团队为老人“一人一档”建档立卡,记录血压、血糖等指标,还会根据老人性格、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制订《个性化照护方案》,及时做好动态监测健康状况。有一天,凌晨2点20分,85岁的李姨突然腹部剧烈疼痛。孟丽霞得知后,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经医生诊断,李姨患的是急性肾结石,经过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李姨感激地说道:“多亏了孟院长,不然可真就麻烦了。”
孟丽霞更懂得银发老人的“精神需求”,要求护理员既要照护老人的生活,也要关注心情状况。在养老院里“逢节必过”,每年为老人举办12次生日会、30多场文体娱乐活动,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饼、冬至包饺子等,她带着护理员和老人一起动手;请来科普专家上科普课、志愿者教书法唱红歌,今年七夕节,还为九对金婚、银婚老人办了纪念仪式——当老人们穿着婚纱和礼服笑对镜头时,孟丽霞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如今的万福养老院,成了乐动养老、文化养生的“打卡地”。梧桐枝繁叶茂,老年科普大学里老人们学知识,活动室摆着手工作品,试验田结着丰收果实,走廊飘着饭菜香。孟丽霞依旧每天起得最早、晚上睡得最晚,她的头发添了白发,眼角刻了皱纹,但眼睛始终亮得像院里的路灯,暖着每一个蹒跚的身影。“孟院长,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总是忙里忙外,我们看在眼里,真是既感激又心疼。”75岁的王建平女士感激地说道。

“照顾老人又累又琐碎,你就没烦过吗?”面对这样的疑问,孟丽霞总会抚过胸前的党徽:“我是党员,照顾好每一位老人,是我的责任,更是一种缘分。”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夕阳西下时,孟丽霞常陪老人们坐在院里晒太阳,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风穿树叶的沙沙声,像时光在轻轻歌唱。4年光阴里,她证明了养老不是简单的照料,而是真心换真心的陪伴;养老不是冰冷的机构,而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万福之家”。
孟丽霞以“助老为乐、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尊老为德”为己任,护佑着每位老人的身心健康和晚年幸福生活。她就像一位执着的“守灯人”,在岁月长夜里为老人们点亮温暖的灯,照亮他们的晚年旅程,也照见了当代女性的责任与担当,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树立起了温暖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