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为桥 连通乡村振兴之路
时间:2025-11-20 10:47:43 来源:
近日,洛阳市嵩县车村镇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园入选全国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现场会典型案例,全国仅有两家。这座藏在伏牛深山的创业园区,用十余年的坚守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而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返乡创业青年崔跃恢——当地乡亲口中亲切的“小崔”,如今车村镇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园的掌舵人。他带着对故土的眷恋,用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打破群山阻隔,从独自打拼到带领千余人增收,从单一网店到综合性电商基地,用十余年的坚守与奋斗,书写了一段“回归、奋斗、希望”的乡村振兴故事。

缘起故土:一份山间牵挂,驱动他毅然归乡
车村镇群山环绕,风景如画,却也曾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让优质山货“藏在深闺人未识”。年少时求学路上的崎岖山路,乡亲们面对丰收却愁于销路的无奈,深深烙印在崔跃恢的心里。大学毕业后,他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但家乡的呼唤始终萦绕心头 ——“城市再繁华,也抵不过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家乡的绿水青山不该只是沉寂的资源。”
2012年,25岁的崔跃恢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城市的发展机会,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彼时,电商尚未在山区普及,他凭着一股闯劲,把家当成“战场”,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成了连接大山与外界的桥梁。核桃、香菇、土蜂蜜、黄精……这些带着大山灵气的特产,通过他指尖的操作,第一次走出了伏牛山,送到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手中。
抱团发展:告别单打独斗,聚力共建创业共同体
创业之路从非坦途。初期,崔跃恢不仅要面对货源品控的难题,还要克服物流不畅的困扰,订单寥寥时的焦虑、亲友的质疑,都曾让他倍感压力,但“让乡亲们的汗水换来更多回报”的信念,支撑着他一路坚持。
2015年,物流行业兴起,他的订单量大幅增长,此时的他没有止步于个人成功,而是想起了最初的初心:“一个人富不算富,带着乡亲们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2018年,崔跃恢成立洛阳春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将业务从单纯的销售,逐步转为规模化种植带动全国性流通销售,让更多农户参与产业链中。2021年,他联合范垒垒、谭辉辉等多名返乡青年,共同创建了车村镇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园。这座占地860平方米、总投资270万元的园区,地处洛阳、南阳、平顶山三市交界,集农产品初加工、展示、培训、直播、运营于一体,如今已吸引7名返乡创业人才入驻,成了当地青年逐梦乡村的“孵化地”。
政企协同:既让山货出山,更让乡村产业扎根
崔跃恢的创业路,离不开家乡党委政府的“保驾护航”。从创业初期的政策咨询、小额担保贷款,到发展中的电商技能培训、资源对接,从场地协调、品牌打造,到基础设施完善,政府的“雪中送炭”,让这个小小的网店逐步成长为带动一方发展的综合性电商基地。
在政企携手下,崔跃恢团队探索出了“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带动4000余户群众种植黄精2万余亩,让农户“种得安心、卖得放心”。开展40余场助农直播,让伏牛山特产农产品搭乘数字经济快车走向全国,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此外,还联合《河南经济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邀请行业专家开展7班次专业培训,213名农村本土人才从中受益,更是带动1100余名乡亲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如今的车村镇返乡青年电商创业园,不仅是销售农产品的平台,更是返乡青年的“成长课堂”。创业园区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专业导师团队从项目策划、市场调研到品牌设计、营销推广全程指导,帮助创业者少走弯路。定期举办的创业沙龙、经验分享会,更促进了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每逢春节,这里便成了返乡创业者的“话客厅”,大家交流心得、共谋发展,让乡村创业的热情持续升温。
点亮希望:乡村振兴路上,吸引更多青年归巢
“个人的力量虽微小如星火,但汇聚起来,就能照亮一方天地。” 回首十余年创业路,崔跃恢感慨万千。在他的带动下,车村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他们带回新技术、带回新理念,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农村大有可为,农业大有前途”,这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越来越多返乡青年的亲身实践。
在崔跃恢看来,乡村振兴需要更多人用双手去创造。他建议,由政府引导或补贴建立农产品保底收购、风险共担机制,对带动效果显著的电商企业或合作社给予奖补,进一步稳定供应链、保障农户收益。他坚信,在政府的持续支持下,“电商+农村”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激发更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更多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

从一个人的归途,到一群人的征途;从山货出山,到产业扎根。崔跃恢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怀故土、敢想敢干,乡村就是能创业的热土,农业就是有奔头的产业。而在嵩县,在洛阳,在更多乡村,像崔跃恢这样的“追梦者”正不断涌现,他们以热爱为笔,以奋斗为墨,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姚卫卫 宣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