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新闻 > 正文
平漯周高铁首个近万吨“巨梁”成功转体
时间:2025-11-26 09:38:16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 郭北晨 实习生 张效玮)11月25日2时30分,平漯周高铁商周特大桥关键桥梁结构历经140分钟“天窗”施工,顺利完成转体,标志着平漯周高铁全线首个跨越在运营高铁线路转体工程圆满完成,为后续桥梁架设施工及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漯周高铁是国家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起郑渝高铁平顶山西站,东至郑阜高铁周口东站,正线长度199.679公里。此次建设的商周特大桥由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中铁七局承担施工,是目前河南省内首个采用“无边跨”设计的转体桥,关键桥段全长161.5米、重量约9925吨,是国内同类高铁跨高铁的大吨位、大长度转体工程,也是高铁建设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为克服横跨高铁运营线路的难题,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先在郑阜高铁侧方沿线路方向完成桥梁主体结构浇筑,再巧妙利用铁路‘天窗’作业时段,操控桥梁原地旋转并完成对接,确保了高铁运营和建设施工双推进、两不误。”中铁七局平漯周项目部二工区项目总工王文科说。

为确保安全高效施工作业,施工团队优化设计方案,取消桥梁两端常规现浇边跨段,最大限度减少对郑阜高铁运营的干扰,节省作业时间180余天;同时,联合技术团队及行业专家,创新施工工艺,采用整体支架分段现浇法;运用先进的BIM模型开展施工模拟,提前排查管线碰撞等潜在风险;在施工现场部署360度无死角监控设备,紧盯桥梁转动角度、速度、位置及微小变形等关键数据,实现全程可视化监管,以“绣花式”精细操控完成毫米级微调,确保大桥桥梁结构精准对接。

“平漯周高铁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呼南高铁豫西通道、郑渝高铁、京广高铁、郑阜高铁等南北大动脉的便捷联络线,兼具跨区域长途运输与本地城际通勤功能,为西北地区经中原腹地直达长三角地区开辟全新高速通道,对优化区域铁路运输格局、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铁七局平漯周项目部二工区项目副书记曾庆钿表示。

编辑:薛艳真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