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第一书记宋赟:让瓦房庄变成“金瓦房”
时间: 2024年06月18日17:02         

  河南经济报记者 牛踏秋 李媛媛 杨存玲

  初夏时节的商水大地,一片金黄。行走在青砖砌墙、小瓦铺顶的瓦房庄村,每一处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5月28日,记者一行来到商水县阳城街道瓦房庄村,走到村头向路边的村民们问路,听说要找宋书记,大家纷纷带路前行,一路上你一言我一语,淳朴的语言勾勒出了宋书记的点点滴滴,村民口中的宋书记贴心、不矫情、干实事。

1.jpg

  2022年11月,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选派宋赟担任驻商水县阳城街道瓦房庄村任第一书记。驻村一年多来,这个一笑就有两个酒窝的书记把脚踩进泥土、把汗抛向田野、把初心写在瓦房庄,瓦房庄每时每刻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正变身成为“金瓦房”。  

  看不见的“大礼包”

  刚入村,宋赟就遇到了大麻烦。

  “宋书记,今年过年村里给群众发什么东西,发多少钱的东西呢?”一大早,瓦房庄两位村民就找到宋赟商议“大事”。

  原来,瓦房庄每年过年时都会给村民发放年货礼包,一袋米、一桶油、一副春联等物品将节日的喜悦在村中传递。

  今年,宋赟却有了新的想法:她要给乡亲们送一份“看不见”的“大礼包”。

  第一个大礼包就是开展2022年度“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引导村民们从自家做起、从日常做起,把房前屋后垃圾清扫干净,并种树栽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助推新农村、新家庭整体面貌的提升。”宋赟说。

  村子变美了,村民们发现节假日的活动也多了起来。“二月二”有暖心的理发公益活动;三八妇女节有“好婆婆”“好媳妇”表彰活动;“五一”国际劳动节有“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表彰活动……

  “良好的乡风不仅要引导,还要通过树新风的活动来传递。”宋赟说,通过一系列的评比活动,既凝聚了民心,塑造文明乡风,也引导大家转变过年、过节等着村集体发福利的等靠要思想,让村民们知道,想要什么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

2.jpg

  第二个大礼包就是“金瓦房乡村振兴讲坛”。“开办讲坛主要是把外面的思想引进来,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互动。”宋赟介绍,通过借助与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与上海锦天城(郑州)律师事务所党委进行基层党组织共建的社会资源,邀请全国各地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同志开讲,吸引瓦房庄和周边的群众前来聆听,对教化村民思想、提升村民素质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个大礼包是“金瓦房协商议事平台”。为推进基层治理,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村委会的履职清单,瓦房庄联合商水县政协打造了“金瓦房”协商议事平台。该平台共有15名团队成员,由县政协委员、乡贤、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目前利用平台解决村里10余起多年未解决的矛盾,受到省政协调研组的肯定,该做法也被省委政法委作为基层治理典型经验转发全省。

  第四个大礼包是“小学生暑期传统文化公益学习班”。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学习班主要学习规范书写汉字和诵读经典文章,既解决了假期孩子无人照看问题,还让孩子学到了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由于村里乡风文明建设卓有成效,2023年8月25日被省孝文化促进会、省乡村振兴协会授予“河南省孝德示范村”。

3.jpg

  件件惠民生,桩桩暖民心。“对于驻村干部,群众一般会认为是“镀金”来了,历练历练就要回去。”宋赟说,在入村第一天的村民代表大会上,她就明确告诉大家,自己也是一个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的农民后代。她既然来了,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握好驻村“接力棒”,将瓦房庄打造成外在美丽、内在丰盈的和美乡村。

  如今,在村中,村民一看到宋赟,总是老远地打招呼,赶上饭点还会非常热情地拉她去家里吃饭。每当这个时候,宋赟的内心总是溢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

  不一样的党群服务中心

  村史馆浓缩着一个村庄的过往,记录着一个村庄的现在,寄托着一个村庄的未来。在瓦房庄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里,记者刚进门便被墙上的一组组照片吸引。

4.jpg

  “这里既是我们的便民服务大厅,也是我们的村史馆。”宋赟介绍,“之所以把二者合而为一,主要是为了功能集成、方便群众,让群众在办事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我们把历任村支部书记,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乡贤、优秀学子,以及瓦房庄的旧貌新颜等照片张贴在墙上,让每一个村民在这里都能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宋赟感叹道,记得住乡愁,不是一味地怀旧、放慢脚步和固步自封,而是通过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和内涵,从而更好地凝聚民心,振奋精神。

  就这样,瓦房庄村史馆建起来了,村民们的心也连接起来。

  “宋书记,你看看我们电商这边房间不够用了呀。”“宋书记,我们麦子就铺到这边晒你看中不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村民们发现新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大门也没了。“没有院墙、没有大门,有事我们可以随时来办。”村民王大娘说,现在只要家里遇到啥事儿需要帮忙,她最先想到的就是找宋书记帮忙。

  “上了锁的‘大铁门’是群众办事的‘堵心门’,拆除大铁门,打通的是有形之门,我们这边的楼是四通八达,村民无论哪个方向来都没有‘阻力’。”宋赟说,路通了,人心也就通了。

  不仅村民来得勤,宋赟到村里去得更勤。驻村的第一天起,她就入户走访,与村民拉家常,面对面了解村民的诉求,用脚步丈量民情。很快,村里有多少户、每户有多少人、每个村民的大体状况怎样……她张口就能说出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帮扶瓦房庄的重要工作。宋赟频频在村里和县里来回跑,争取专项资金,在省检察院的定点帮扶下,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带领村“三委”班子改扩建了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配齐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一体化卫生室、爱心超市、快递寄送、金融网点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居民生活。

  “我们这里还有一个30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中心,专门为60岁以上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提供就餐、娱乐等服务。”一说起村里的建设,宋赟就停不下来,“村里的沟渠和坑塘等也得以改造,建设了党建园地、法治游园、民俗文化园……”

  如今,条条村组路整洁平坦,路灯高高耸立,健身广场器材齐全,文化墙绘丰富多彩……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铺展开来。

  “金瓦房”是期盼更是信念

  “这个水管分长短、分材质,价格不一样,上链接的时候要分清楚型号,别把价格弄错了。”在瓦房庄电商中心,负责人王威正在向村里的电商主播们讲解直播时需要注意的情况。

5.jpg

  “咱家这管子跟之前有啥不一样吗?”宋赟来到直播中心,立马被桌上的一堆管子吸引了注意力。

  “以前那是PVC的,这次卖的主要是家用的金属上水管,也是我们这次直播要上的新品。”王威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驻村第一天的村民代表大会上,宋赟就提出要把瓦房庄变成“金瓦房”的目标。“‘金瓦房’这个名字是我起的,一是让村民们心里有个期盼和信念,也是给自己的驻村工作定个目标和方向。”宋赟说。

  想要让瓦房庄变成“金瓦房”,靠啥来支撑?

  思索良久,宋赟决定把在外的人才请回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里的创业青年代表王威。“那时候,王威在别的村搞电动车批发,他自己也搞有直播,我想让他回来,把村里不少留守妇女组织起来,让她们有事可做。”

6.jpg

  王威刚回来的第一年,宋赟召集村干部开会,决定免去他一年的租金,“我这租金可不是白免的,他要给我们本村培养20个主播呢。”宋赟笑道,目前瓦房庄村有职业电商主播20余人,以销售农产品、农用灌溉水管、电动车挡风被为主,月销售额可达60余万元,每人每月增收2500-40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余元。

  就这样,通过电商培训,村里的妇女们每天送完孩子就来到电商中心搞直播,不仅掌握一种技能,也让自己的腰包鼓了起来。同时,由电商直播衍生物流快递行业,从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除了引进电商产业、物流快递,为了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宋赟在阳城街道党工委的帮助下,对村里的帮扶车间进行提档升级,引进了叶新针纺织袜业公司入驻。该公司年产袜子2000万双,年产值6000万元左右,带动村民就业100余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15万元。

7.jpg

  “为村民办事,他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里人朴实,经常会在我的住室门口放一些刚采摘的青菜,有时是几个萝卜,有时是一把小葱,这让我心里也很暖。”宋赟说。

  “民之所需、我必念之”。“第一书记”的作用是帮扶而不是替代、是造血而不是输血。在驻村第一书记宋赟的带领下,瓦房庄坚持党建引领,党群凝聚一心,进一步激发了村内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让整个村子焕发了生机。

  “我们创新‘党建+队伍建设’模式,打造了四支队伍,第一支是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村干部队伍,第二支是带动村民就业创业的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队伍,第三支是由党员、骨干群众、两代表一委员、乡贤组成的乡村治理队伍,第四支是全面参与村里重点工作的胡同长队伍。”宋赟说,这四支队伍都是本土培养的各方面人才,真正成为带不走的“驻村帮扶队伍”。


编辑:王静

关键字: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网、中原经济网、中原融媒、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或信息有误,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4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信息技术中心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