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检测:肿瘤免疫治疗的 “风向标”
时间:2025-09-09 16:21:06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在肿瘤治疗领域,免疫治疗的出现宛如一道曙光,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到如今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 疗法等新兴免疫治疗手段,医学的进步日新月异。而在这一系列变革中,细胞因子检测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风向标”。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今天给大家做一期科普,希望大家从中获益。
细胞因子,这些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别看它们个头小,却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调节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复杂战场上,细胞因子宛如一个个 “通信兵”,传递着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协调着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攻击。不同的细胞因子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它们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有的则可能抑制免疫反应,让肿瘤细胞有可乘之机。
以常见的干扰素 γ(IFN-γ)为例,它主要由 Th1 细胞、CTL 等分泌,堪称肿瘤免疫治疗中的 “冲锋号”。在肺癌免疫治疗中,治疗前外周血中 IFN-γ 水平较高的患者,往往对免疫治疗更为敏感,疗效也更好。这是因为 IFN-γ 能够增强肿瘤细胞表面 MHC 分子的表达,促进抗原呈递,让免疫细胞更容易识别肿瘤细胞;同时,它还能激活 CTL 的抗肿瘤活性,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多个方面对肿瘤细胞发起攻击。再如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同样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等作用。相关研究表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 TNF-α 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相关,治疗前较高的 TNF-α 水平可能与较好的治疗反应相关。然而,TNF-α 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较为复杂,过度表达时也可能导致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这也提醒我们在关注细胞因子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实际应用中,细胞因子检测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它能够帮助医生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例如,在一些研究中发现,治疗前外周血中 Th1 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如 IFN-γ)水平较高,而 Th2 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4、IL-5 等)水平相对较低的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是因为 Th1 细胞主要促进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杀伤;而 Th2 细胞过度活化可能抑制细胞免疫,不利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其次,细胞因子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免疫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免疫治疗虽然疗效显著,但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其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较为常见。在 CAR-T 疗法等免疫治疗中,当 CAR-T 细胞在体内大量激活,会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引发 CRS,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通过实时监测细胞因子水平,医生可以提前预警 CRS 的发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保障患者的安全。
再者,细胞因子检测还能为评估肿瘤微环境提供重要依据。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转移的重要场所,其中细胞因子的组成和水平对肿瘤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例如,白细胞介素 6(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肿瘤微环境中,高水平的 IL-6 通过激活JAK/STAT3信号通路营造出有利于肿瘤生长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发展。通过检测肿瘤组织或外周血中 IL-6 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医生可以了解肿瘤微环境的状态,为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细胞因子被发现与肿瘤免疫治疗密切相关,其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到如今的流式细胞术、液相芯片技术等,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能够更精准地捕捉细胞因子水平的细微变化。同时,临床指南也开始重视细胞因子检测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例如,在肺癌免疫治疗的相关指南中,已经将外周血中部分细胞因子的检测纳入疗效预测和不良反应监测的常规项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
总之,细胞因子检测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 “风向标” 角色。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疗效、监测不良反应,还能为深入了解肿瘤微环境提供关键信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细胞因子检测将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助力肿瘤治疗迈向更加精准、高效的新时代。
(科普作者姓名:陈广玉,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科室:免疫治疗科GMP实验室,现职称: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