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总被失眠困扰,失眠到什么程度要看医生?
时间:2025-07-16 09:39:05    来源:河南经济网    

查看证书

  您是否正在经历这样的夜晚,关灯后大脑却异常清醒,时钟滴答声像在耳边放大,数羊数到上千只依然毫无睡意?而当白天来临,持续的疲惫感、难以控制的烦躁情绪和频频出错的工作状态,更让您陷入恶性循环?如果这种痛苦每周袭击您超过3晚、并已持续3周以上,并且白天状态被严重拖垮——这不是简单的“没睡好”,而是身体发出的失眠信号,此时您就该就医了。

  一、失眠危害远超想象 及时干预是关键

  长期失眠绝不只是“精神差”这么简单。医学研究证实,失眠会显著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患病风险,削弱免疫力,更是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催化剂”。许多人误以为“扛扛就过去”,结果小问题拖成慢性病,甚至引发不可逆的健康损害。作为医生我们提示,当失眠达到“3晚3周”,且日间邻近崩溃这条警戒线时,就该主动就医。

  二、就医不是只为开药,而是精准诊疗

  得了失眠症,就该勇敢前往医院进行就诊。把情况告知医生,让医生详细分析您的睡眠模式、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精准锁定病因。通过专业评估,如睡眠日记、必要时进行睡眠监测等,揪出失眠背后的“真凶”。让医生给我们辨别到底是焦虑压力作祟还是是抑郁情绪影响?,如果都不是,就要检查是不是身体的生理出现了异常?

  三、精准施治,赶走失眠

  “睡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国际公认的非药物首选方案,它如同睡眠训练营,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固定生物钟核心,严控起床时间;同时应杜绝床上玩手机,“上床就是睡觉”,让人体与床建立深度的睡眠联系;管理我们的情绪,放松心态,从根源改善睡眠习惯,巩固治疗效果。

  对症状严重者,医生会短期、小剂量使用助眠药物或情绪调节药物,快速打破“睡不着-更焦虑”的恶性循环。但是我们的用药种类、时长、停药步骤必须严格遵医嘱,杜绝自我用药。若失眠系由抑郁症、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引起,医生将同步治疗相关问题,要标本兼治才行。

  四、配合治疗,同时还要自我行动

  治疗期应坚持固定时间起床。无论前一晚睡眠质量如何,都应每天清晨雷打不动同一时间起床,这是校准生物钟最重要的一步;优化睡眠环境,打造“睡眠友好型”卧室,可以升级遮光窗帘、备好耳塞、打造适宜温度等睡眠环境;务必坚持睡前远离手机、电脑。睡前可以听轻音乐、阅读纸质书、练习深呼吸或冥想等,给大脑下达“入眠指令”。午后远离咖啡、浓茶、尼古丁及酒精,可以规律运动但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活动。

  好睡眠是健康的基石,真失眠了我们就不应再硬扛。当失眠来袭,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生帮助您摆脱失眠烦忧。

  (姓名:王丽娟;医院:郑州西区中医院;科室:康复科 )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原创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非本网原创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