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你以为是胃痛,其实心肌正在“求救”
时间:2025-07-08 15:30:29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5

查看证书

  “医生,我就是胃痛,怎么就被送进了心脏监护室?”这是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说的一句话。

  在临床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主诉上腹部不适、反酸、呕吐,甚至以为是胃炎或胆囊炎发作,结果检查发现——是心脏出问题了!有时为时已晚,心肌已经大面积坏死,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

  胃痛≠胃病,心梗也可以“伪装”成胃痛!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心肌梗死“胃痛型”伪装的奥秘,帮助您认识和警惕这个常被忽视的致命误区。

  一、心梗也会“胃痛”?这不是个案

  临床案例一:

  张先生,50岁,平时身体不错,突然上腹部胀痛,伴有恶心、呕吐。他以为“昨晚吃得太油”,自行口服“胃药”后不见好转,几个小时后突发大汗淋漓、心慌,紧急送医,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这种“伪装”的心梗并不少见。

  据研究数据显示,约有15%~2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期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尤其以“胃痛型”最为常见,特别在老年人、女性和糖尿病患者中比例更高。

  二、为什么心梗会“假扮”胃病?

  1. 解剖位置关系密切

  下壁心肌主要由右冠状动脉供血,而这一区域的心脏神经分布与胃、胰腺、胆囊等腹部器官共享一部分交感和副交感神经通路。

  当下壁心肌发生缺血坏死时,疼痛信号可能“传错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胃胀痛或恶心呕吐,临床称之为“心源性腹痛”或“心绞痛的胃型表现”。

  2. 误诊易发生

  患者往往将症状误认为消化不良或胃炎,部分基层医生在早期也可能误判为胃肠疾病,延误诊断。

  三、“胃痛型”心梗有哪些典型表现?

  虽然伪装成“胃病”,但细节中常隐藏着“心脏求救”的信号:

表现 胃病 心梗“胃痛型”
疼痛性质 持续性隐痛、烧灼感 压榨样、胀痛、沉重感
疼痛部位 主要在心窝处 心窝、左上腹,可向背部、肩膀放射
疼痛诱因 饥饿、饮食刺激 劳累、情绪激动
伴随症状 反酸、嗳气、腹泻 恶心、呕吐、大汗、心悸
吃胃药效果 有所缓解 无效或加重
发病时间 多与餐后有关 常在凌晨或清晨发作

  特别注意: 若出现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并伴有大汗淋漓、胸闷、心悸、濒死感,即使没有典型“心口痛”,也应高度警惕心源性问题!

  四、这些人群更容易被“胃痛型”心梗盯上!

  1.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会引起自主神经病变,痛觉减退,常无典型胸痛,而以“胃痛”“乏力”“恶心”表现心梗。

  2. 老年人

  疼痛感觉迟钝,对不适描述模糊,常说“就是胃不舒服”“没胃口”。

  3. 女性

  女性的心梗症状更容易非典型,尤其在围绝经期后,激素保护作用减退,冠心病风险升高。

  4. 有心脑血管基础病者

  如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出现“胃痛”应特别警觉。

  五、如何快速识别心梗而非胃病?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切忌延误,应立即就医:

  胃痛伴有出汗、心悸、气促

  疼痛超过15分钟,逐渐加重

  有明显的濒死感、不安感

  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

  吃胃药无效,甚至恶化

  医院检查项目:

  心电图:判断是否有急性心肌缺血

  肌钙蛋白T(cTnT)/I: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

  心肌酶谱、BNP等

  心脏彩超:评估心脏收缩功能

  冠状动脉CT或造影:明确是否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

  六、如果确诊为心梗,如何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危重症,分秒必争!

  抢救黄金时间:发病90分钟内再通血管

  治疗方案包括:

  溶栓治疗:适用于发病3小时内、无介入条件的患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俗称“放支架”,是首选方式

  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

  吸氧、控制心律和血压

  后期康复和二级预防(控制三高、戒烟、规律运动等)

  七、别再“自以为是”:胃痛不是小事,心脏可能正在受伤

  近年来,因“误认为胃病”延误心梗抢救的患者比例逐年上升,其中不少人未能及时抢救成功。

  我们要改变一个误区:胸口以下的痛不一定只是胃!

  特别提醒:

  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女性、吸烟者、三高人群,若出现“反常的胃痛”一定要警惕!

  如果不确定,宁可多做一个心电图,也不要误当小病耽误抢救时机。

  结语

  心肌梗死不总是以“典型胸痛”出现,它可能披着“胃痛”的外衣悄然袭来。早一分钟识别,多一分生机;晚一分钟救治,多一分风险。当身体给你“胃部不适”的信号时,别总以为是消化问题。如果这个“胃痛”不对劲,也许是心在“敲门”,求你救它。

  (姓名:罗浩;医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科室:心内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