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动脉瘤像“定时炸弹”?别等破裂才抢救
时间:2024-09-12 14:58:10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医生,他怎么突然昏倒了?刚才还在说话,脸就发白,然后人就倒地了!”

  这是急诊室常常上演的一幕。患者是一位56岁的男性,无高血压史,无外伤,平时身体不错,却在下班途中突发晕厥、休克,被120送来医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腹主动脉瘤破裂,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抢救。

  可怕的是,他自己从未听说过“动脉瘤”这个词。

  一、什么是动脉瘤?它为什么被称作“定时炸弹”?

  我们可以把血管比作一根根水管,动脉就是那些负责把血液从心脏“高压送出”的主水管。而当血管壁局部变薄、弹性下降,受不住压力时,它就像水管“鼓了包”,形成血管壁的局部扩张,这就是所谓的“动脉瘤”。

  动脉瘤最常见于:

  颅内动脉(脑动脉瘤);

  胸主动脉;

  腹主动脉(尤其是腹主动脉瘤);

  四肢动脉(如腘动脉)。

  动脉瘤的危险在于:大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但它在“悄悄长大”。一旦破裂,血如泉涌,脑出血、腹腔大出血等都会迅速危及生命,死亡率极高。

  所以医学界称它为“人体内的定时炸弹”。

  二、动脉瘤“沉默地生长”,它到底藏在哪里?

  动脉瘤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而是一种与多种因素相关的血管疾病。

  它可能藏在脑子里,突然就让人“爆脑”倒地;

  它可能藏在腹部,悄无声息地撑大到5厘米、6厘米;

  它也可能躲在胸腔深处,带来一阵胸背剧痛,仿佛被撕裂。

  那么,谁是高风险人群?

  年龄 > 50岁;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吸烟;

  有家族史或结缔组织疾病(如Marfan综合征);

  曾经外伤或感染史。

  其中,吸烟者发生腹主动脉瘤的风险是正常人的8倍!而长期高血压,则是脑动脉瘤破裂的“推手”。

  三、它破裂前,真的没有一点征兆吗?

  其实,动脉瘤虽然“沉默”,但也可能在破裂前发出一些“低语”:

  脑动脉瘤:有时会出现反复偏头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甚至癫痫发作;

  腹主动脉瘤:可能在体检时摸到腹部搏动性包块,或有隐约的腰背部钝痛;

  胸主动脉瘤:可表现为胸痛、声音嘶哑、咳嗽,甚至吞咽困难;

  外周动脉瘤:可能触摸到跳动的肿块,局部发冷、麻木、皮肤颜色变浅。

  但问题是,大多数人不会把这些“小问题”当回事,也不会主动去做筛查。

  于是,动脉瘤就在“无声中膨胀”,直到某一天“啪”的一声,炸了。

  四、动脉瘤破裂后,能抢救回来吗?

  能,但很难。

  以腹主动脉瘤为例,一旦破裂,患者常常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大量出血、血压骤降、休克、意识丧失。即使送到医院,抢救时间极短。数据显示: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高达80%-90%。

  即便能进手术室,术中死亡率也接近50%。

  至于脑动脉瘤,一旦破裂,常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

  所以,预防远比抢救重要。

  五、那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第一,筛查很重要!

  对于40岁以上、尤其是有高血压、吸烟史、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以下检查:

  腹部彩超:简单无创,可筛查腹主动脉瘤;

  头颅CT或MRA:可发现脑动脉瘤;

  胸部CT或CTA:可判断胸主动脉有无异常扩张。

  有些医院还开展了动脉瘤一站式筛查体检,通过超声+CT组合,可早期发现隐匿性动脉瘤。

  第二,控制危险因素。

  严格控制血压,尤其是清晨和运动时波动;

  戒烟!吸烟是动脉瘤生长和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控制血脂、血糖,防止动脉硬化加重;

  不要过度剧烈运动(特别是已知有动脉瘤者),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用力排便、举重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饮食清淡、规律作息、保持心理平稳。

  第三,确诊后别拖延。

  如果通过检查发现动脉瘤并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生长速度以及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案:

  小动脉瘤(<5cm):可定期随访,3-6个月复查一次;

  大动脉瘤或有症状者:建议尽早手术,包括开放手术或介入微创修复(如支架置入);

  脑动脉瘤:可行血管内夹闭术或弹簧圈栓塞术,预防破裂。

  治疗技术已很先进,但前提是——你要早点发现!

  结语

  动脉瘤不是遥不可及的“罕见病”,而是被我们忽视的“隐形杀手”。它可以在无声中埋伏数年,只等待一个压力骤升的时刻引爆;它也可以在一次检查中被发现,被我们果断处理,从此与危险告别。所以,与其在急诊室里抢救,不如在体检中心里预防。与其事后懊悔,不如事前了解、行动。别等“定时炸弹”爆炸,才后悔没有听过这个词。从今天起,留意你的血管健康。你的身体,值得你用心守护。

  (姓名:吴鹏;医院:许昌龙耀医院;科室:外一科普通外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