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小伤口变烂脚?糖尿病足不是小问题
时间:2025-07-10 15:50:44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只是脚趾擦破点皮,怎么两天就变成溃烂了?”

  “昨天还只是个水泡,今天居然整个脚背都肿了!”

  “以为是普通破皮,结果医生说必须住院,还差点要截肢……”

  这些不是夸张的故事,而是许多糖尿病患者真实经历的写照。糖尿病足,这个听起来不起眼的词,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你是否也觉得“脚上起个泡”没什么大不了?你是否忽略过小伤口的红肿?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糖尿病足的“真面目”,告诉你为什么一个小伤口,能发展成“大问题”。

  一、什么是糖尿病足?不是普通的“烂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下肢特别是足部出现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继而引发感染、溃疡甚至坏疽的情况。

  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烂脚”,而是糖尿病在末梢血管和神经系统长期损伤下造成的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足有多可怕?

  每30秒,全世界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因为糖尿病足被截肢;

  一旦发生足部溃烂或坏死,治疗周期长、费用高;

  80%以上的糖尿病足病例原本只是一个轻微的脚伤或小水泡。

  看似小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二、糖尿病足是怎么发生的?四大“幕后黑手”

  1. 神经病变:脚没知觉,小伤变大伤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患者出现以下情况:

  脚底麻木、发凉或灼热感;

  皮肤干燥、开裂;

  对痛觉不敏感(踩到玻璃都没感觉)。

  因此,许多伤口发生时,患者根本察觉不到,导致感染加重。

  2. 血管病变:血流减少,伤口难愈合

  糖尿病会让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尤其是下肢远端的小血管,供血差,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导致伤口不易愈合,甚至坏死。

  3. 免疫力下降:感染容易反复发生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白细胞杀菌能力降低,一旦有创伤,细菌容易侵入扩散,抗感染能力差,很容易出现反复感染、化脓、组织坏死。

  4. 足部畸形和压迫:鞋不合脚,压破皮

  由于长期神经病变和肌肉萎缩,很多糖尿病患者脚型会发生变化,穿鞋摩擦局部皮肤,容易形成压疮、水泡、鸡眼,成为感染入口。

  三、糖尿病足的“危险信号”,你了解吗?

  糖尿病足不会一夜之间出现,它会通过一些“信号”提醒你。请留意以下变化:

  脚部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灼热;

  皮肤变薄、干燥、脱皮、发亮;

  脚趾或足部发紫、发黑;

  指甲边缘红肿、指甲变形;

  行走时小腿疼痛或脚步沉重;

  脚部有小伤口却迟迟不愈合。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这些信号,请立刻就医,千万不要拖!

  四、糖尿病足该如何治疗?“早发现、早处理”是关键

  一旦确诊糖尿病足,治疗要视情况而定:

  1. 控制血糖

  不管什么治疗,控制血糖始终是第一步。高血糖会加重感染、延缓愈合。

  2. 清创和换药

  及时清除坏死组织,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加重。

  3. 抗感染治疗

  根据创口细菌培养选择抗生素,避免盲目用药。

  4. 减压治疗

  避免继续压迫伤口,比如使用足垫、辅助器具等,帮助改善局部供血。

  5. 必要时手术干预

  如果溃烂面积大或出现坏疽,可能需要手术清创,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保命。

  五、糖尿病足不是命运安排,是可以预防的!

  最令人惋惜的是:超过85%的糖尿病足,是可以通过早期预防避免的。

  你只需多做以下几件事:

  日常护理“六个必须”

  每天检查脚:包括脚底、趾缝,有无水泡、破皮、红肿。

  穿合适的鞋子和袜子:不穿硬底、不合脚的鞋,袜子应柔软无缝。

  脚趾甲剪平直:防止倒刺伤皮肤。

  洗脚水温不宜过热:因脚部感觉差,防止烫伤。

  保持皮肤滋润:用润肤霜防止干裂。

  远离烟酒、控制血糖、监测血压血脂。

  这几件事千万别做!

  用热水袋暖脚(容易低温烫伤);

  赤脚走路;

  擅自挑破水泡或鸡眼;

  使用刀片刮脚茧;

  忽略脚上的任何小伤口!

  六、糖尿病患者的脚,就是“金脚”!

  别觉得“脚不重要”。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一双健康的脚,可能意味着一辈子的独立行走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是生存质量。

  糖尿病足的代价不仅是经济上高昂的治疗费用,更可能带来长期卧床、心理抑郁、家庭负担加重等连锁反应。

  我们呼吁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和家属:

  关心脚,就是关心全身健康;守住脚,也是在守护生命质量。

  总结

  糖尿病足,不是一个普通的小问题,它可能因一粒沙、一颗泡、一次疏忽,而变成令人痛心的大结局。所以,从今天起,请认真看一眼你的双脚。从现在开始,给脚多一点呵护。防患未然,远比补救来得轻松得多。小伤口不小看,糖尿病足要预防!

  (作者:许立国;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室:介入科;职称:副主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