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吃不香、总胃胀?中医健脾开胃有一套
时间:2025-04-16 17:12:30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感受:一到饭点就提不起胃口,吃两口就感觉胀气难受?明明没吃多少,却总感觉“肚子撑得慌”?这些看似“小毛病”的表现,久而久之却可能影响身体营养吸收、免疫力、甚至脾胃功能的持续恶化。

  从中医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大多与脾胃失调、运化失司密切相关。中医素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脾胃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整体机能的运行状态。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胃胀”“食欲不振”的?又该如何健脾开胃、调理肠胃功能呢?本文为您一一解答。

  一、中医如何理解“吃不香”“总胃胀”?

  “吃不香”在中医中属食欲不振、胃脘痞满、脾胃虚弱等范畴,而“总胃胀”则常与食滞、脾虚、气滞、湿困中焦等有关。

  常见的中医病因病机有:

  1. 脾胃虚弱

  长期饮食不节、过食寒凉、生冷、油腻之物,或久病体虚者,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运化失司,食物积滞,出现纳呆(食欲差)、胃胀、腹泻或便溏等症。

  2. 肝郁犯胃

  长期情绪压抑、焦虑、易怒,会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影响胃气的正常降纳功能,从而导致食欲减退、胃胀嗳气、易怒胸闷等。

  3. 食滞胃脘

  暴饮暴食、饮食不洁、进食过快或不规律,导致食物在胃内停滞,产生“积食”,引发胃胀、口臭、打嗝、反酸等症状。

  4. 湿困中焦

  体内湿气过重,脾失运化,湿气壅滞中焦,也会引起胃胀、腹满、倦怠乏力、大便黏腻不爽等问题。

  二、辨证施治:不同类型有不同调理方法

  中医讲“辨证论治”,不同体质、不同病因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证型及其调理思路:

证型 主要表现 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
脾胃虚弱型 食欲不振、胃胀、腹泻、乏力、面色萎黄 健脾益气,和胃止胀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
肝郁犯胃型 胃胀、嗳气、食欲不振、情绪波动、胸闷胁胀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柴胡、香附、陈皮、佛手、川楝子
食滞胃脘型 胃胀腹满、嗳腐、口臭、便秘或腹泻 消食导滞、和中止胀 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厚朴
湿困中焦型 胃胀腹胀、身重困倦、口黏、大便黏滞、舌苔厚腻 健脾化湿、利湿和中 苍术、茯苓、泽泻、藿香、佩兰

  提醒:以上中药应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配伍用药。

  三、调理有道:日常健脾开胃这样做

  1. 饮食调护是关键

  中医讲“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合理饮食才是健脾养胃的第一步。

  饮食有节: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

  少食肥甘生冷:如油炸、冰镇饮品、糯米制品等,容易损伤脾胃。

  多吃健脾开胃食物:

  山药、芡实、莲子:补脾养胃

  大枣、扁豆:健脾益气

  山楂、麦芽、陈皮:助消化、行气消胀

  2. 推荐食疗方

  【山药扁豆粥】

  原料:山药30g、白扁豆15g、粳米100g、大枣5枚。

  做法:将山药、扁豆洗净,与粳米、大枣同煮成粥,早晚服用。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消食,适合脾虚体质人群。

  【陈皮茯苓饮】

  原料:陈皮6g、茯苓10g、炒谷芽10g。

  做法:煮水代茶饮。

  功效:化湿醒脾,理气开胃,适用于脾胃不和、食欲差人群。

  【山楂麦芽茶】

  原料:山楂10g、炒麦芽10g。

  做法:热水煎煮15分钟后饮用。

  功效:健脾消食、开胃助运,尤其适合饭后胀气者饮用。

  3. 适度运动,激发脾阳

  脾主四肢,适量运动可助运化、促进肠胃蠕动。

  推荐动作:八段锦、太极拳、散步等,温和适度即可。

  饭后静坐或躺卧不利于脾胃运化,建议饭后散步15~30分钟。

  4. 穴位按摩,自我调养

  推荐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有健脾和胃、补气益气之效。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约4寸处,是胃经重要穴位,可缓解胃胀、消化不良。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常用于调和胃气、缓解恶心、胃胀等不适。

  每天按揉每个穴位3~5分钟,有助于脾胃调养。

  四、心理调适与作息规律也很重要

  情绪与脾胃关系密切,情绪波动、压力过大容易影响胃肠功能。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压抑情绪。

  规律作息:尽量避免熬夜,脾胃功能与生物钟密切相关,尤其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为“胆经”,应保证休息。

  总结

  “人以胃气为本”,胃口差、胃胀并不是“小毛病”,从中医角度来看,这是脾胃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辨证调理、合理食疗、日常护理以及良好生活习惯,可以逐步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真正做到“吃得香、消化好”。如果你也有长期胃口差、腹胀不适的问题,不妨从中医调养入手,让脾胃回归健康状态。毕竟,脾胃安,则百病不生。

  (姓名:高晓旭;医院:河南省中医院;科室:肝胆脾胃科三区;职称:主管护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