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医生,我的胳膊术后怎么肿起来了,越来越粗,是不是复发了?”
“我只是做了乳腺手术,没想到几年后手臂还是会水肿,怎么回事?”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曾在乳腺癌、子宫颈癌等疾病术后出现手臂或腿部肿胀,很可能面对的是一种不被重视却影响深远的术后并发症——淋巴水肿。
它来得悄无声息,却可能伴随多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外貌形象、肢体功能,甚至心理健康。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淋巴水肿的来龙去脉,并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
一、什么是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Lymphedema)是指由于淋巴系统受损或发育异常,导致组织液在皮下积聚,形成持续性、进行性肿胀的疾病。常发生于四肢,但也可能累及躯干、乳房、头面部和生殖器等部位。
尤其在乳腺癌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清扫或放疗导致淋巴回流通路受阻,上肢淋巴液无法顺利回流,就可能在手臂形成“积水”,逐渐演变成肿胀、变形甚至硬化。
二、哪些人是淋巴水肿的高风险人群?
淋巴水肿不是每个术后患者都会出现,但存在以下风险因素时,发病几率显著升高:
接受淋巴结清扫或切除者(如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手术)
接受放射治疗者,放疗会损伤淋巴管和淋巴结
反复感染、皮肤破损或外伤史
肥胖或高BMI者
术后长时间肢体不动、康复训练不足者
研究显示,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水肿的概率可达20%-40%,且大多发生于手术后数周到数年内,有时甚至拖到10年以上。
三、淋巴水肿有哪些表现?你中招了吗?
1. 初期症状
手臂轻微肿胀,尤其是手背、前臂最先变粗;
感觉酸胀、沉重、紧绷、不适;
肿胀多在活动后或晚上加重,早晨可缓解。
发展期 肿胀范围扩大,手臂两侧明显不对称;
肌肉活动受限,如抬手困难、穿衣不便;
皮肤变粗、色素沉着、皮下组织变硬;
压痕不明显,逐渐进入不可逆阶段。
重度期 皮肤变厚、角化,甚至形成象皮腿、象皮臂;
出现反复蜂窝织炎、溃疡、裂口等感染;
心理负担加重:自卑、抑郁、焦虑。
四、淋巴水肿不是复发,但也不能忽视
许多术后患者一看到手臂肿胀就担心癌症复发。事实上,淋巴水肿是良性疾病,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但也正因它“不是大病”,很多人选择忽视、不理,甚至延误治疗,最终陷入不可逆的慢性阶段。因此——
淋巴水肿不容小觑,越早识别、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五、淋巴水肿能预防吗?当然可以!
关键是——术后第一天就要开始防护!以下是专业推荐的预防措施:
术后早期科学康复
术后应遵循“循序渐进、保障安全”的康复原则。手术后最初24–48小时内应避免肩部活动,防止伤口牵拉及出血风险。在医生评估患者恢复情况后,可逐步开展轻柔的上肢活动。
48小时后,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可尝试进行如“爬墙操”“手臂画圈”等简单康复动作,以促进淋巴液流动、预防水肿。同时,应避免手臂长时间保持静止或自然下垂,鼓励适当抬高患侧上肢,有助于改善血液与淋巴循环。
2. 注意患侧保护
避免提重物、剧烈活动、提行李;
不在患侧抽血、打针、量血压;
防止刀伤、烫伤、蚊虫叮咬,避免皮肤破损引起感染。
3. 穿戴弹力袖
术后可在医生建议下穿医用弹力袖,增加外部压力促进淋巴回流;
弹力袖应定制合适压力,佩戴时注意穿脱技巧,不能过紧。
4.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肥胖是水肿高风险因素;
合理膳食,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增强免疫;
保持愉快心情,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
六、淋巴水肿该怎么治疗?
一旦确诊为淋巴水肿,需进入综合治疗阶段,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进展、预防并发症。
1. 综合消肿治疗(CDT)
综合消肿治疗(CDT,Complete Decongestive Therapy)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首选淋巴水肿治疗方案,通过多种方法协同作用,系统性缓解肿胀。该疗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淋巴引流(MLD):由专业治疗师运用温和、有规律的手法按摩,帮助淋巴液引流至功能正常的淋巴区域,促进体液回流;
多层弹力绷带加压:使用专业弹力绷带对患肢进行持续性加压,有助于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局部肿胀;
皮肤与伤口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与干燥,预防感染及相关并发症,从而保障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功能锻炼:结合患肢的主动运动,激活肌肉泵功能,增强淋巴循环效果。
2. 药物治疗
一般用于控制并发感染,如口服抗生素;
利尿剂对淋巴水肿作用有限,慎用。
3. 外科手术(针对重度病例)
包括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脂肪抽吸减容术等,但风险较大,仅适用于重度或顽固水肿患者。
七、患者真实困扰: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淋巴水肿患者日常护理十分重要,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正确佩戴弹力袖,白天佩戴,睡觉时脱下;
避免桑拿、热敷、蒸汽疗法等高温环境;
每天观察肿胀情况,有无红斑、硬块或溃破;
保持手臂活动,避免久坐、久站、久垂;
有条件者定期前往康复科评估、训练、理疗。
总结
淋巴水肿不会一夜之间恶化,也不会在意志力下自动消退。它悄悄袭来,却会给身体、心理、社交造成沉重负担。但请记住:它可以防,可以控,可以让它停留在最轻的阶段。所以,不要讳疾忌医,不要独自承受;及早发现、科学干预、主动康复,你可以继续拥有自信、轻盈、有掌控感的生活。
(姓名:黄晓阳;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乳腺外科;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