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血液透析后如何防止并发症发生
时间:2025-07-03 16:40:27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9

查看证书

  “我每周三次做血透,做完总觉得头晕乏力,是不是透析出了问题?”

  “妈妈透析后经常低血压、恶心,有时还抽筋,我们该怎么做?”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后,血液透析成为最主要的替代治疗方式,许多患者因此延续了生命、重获新生。然而,透析虽然“救命”,但若管理不当,也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全面了解:血液透析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为什么会发生?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提前预防、科学应对,护好生命“滤网”?

  一、血液透析是怎么回事?

  血液透析,通俗来说就是将体内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人工肾(透析器)过滤掉毒素、水分和多余的代谢产物,然后再把干净的血液输回体内。

  通常每周透析2~3次,每次4小时左右,依赖一台台机器维持着无数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但由于透析过程中涉及体液、电解质快速变化,若不注意细节管理,容易诱发一系列不适或并发症。

  二、常见的透析并发症有哪些?

  1. 低血压

  最常见并发症,占透析不适的首位;

  表现:头晕、乏力、出冷汗、恶心、心悸,严重时晕厥;

  原因:短时间大量脱水、透析速度太快、心脏功能差。

  2. 肌肉痉挛(抽筋)

  多见于透析中后期;

  原因:体液丢失过快、电解质紊乱、血管反应性差。

  3. 透析不充分

  表现:乏力、食欲差、皮肤瘙痒、贫血加重;

  原因:透析时间不足、透析器堵塞、血流量不够等。

  4. 感染

  血管通路(如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表现: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发热、寒战、败血症。

  5. 透析失衡综合征

  多见于初次透析或毒素浓度高的患者;

  表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昏迷;

  原因:脑组织内外渗透压差急剧变化所致。

  6.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原因:钾离子快速变化、心肌损伤、电解质紊乱;

  特别要警惕高钾血症导致的心跳骤停。

  三、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并发症?

  透析本身是一项“调节平衡”的工作,一旦调节过快、过猛、过度,或者患者身体条件不足以承受,就可能出现问题。

  常见诱因包括:

  脱水量设定不合理:短时间超量脱水,血压骤降;

  饮食不当:透析间期进食高钾、高盐、高磷食物;

  透析时间不够或透析不规范:毒素无法充分清除;

  透析设备参数设置不当;

  患者并存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衰、低蛋白血症;

  血管通路管理不良:通路堵塞或感染风险高。

  四、如何科学预防这些透析并发症?

  1. 合理控制透析前体重增长(干体重管理)

  干体重:指无水肿、无超负荷状态下的体重;

  透析前体重比干体重不超过2.5kg为宜;

  建议透析间期每日饮水总量控制在500~800ml + 出尿量;

  避免吃咸、辣、重口味食物,以减少口渴和水钠潴留。

  2. 严格饮食控制,稳定电解质和毒素水平

  控钾:少吃香蕉、橘子、土豆、菠菜、豆类等高钾食物;

  控磷:少喝骨头汤、可乐、奶制品等高磷饮食;

  控盐:每日钠盐摄入≤5g;

  补充高质量低蛋白食物(如鸡蛋清、瘦肉);

  避免自行服用中草药或保健品,部分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

  3. 规律透析,确保透析时间足够

  每次透析时间至少在4小时左右,不要擅自缩短;

  严格遵守医生安排,不擅自跳透或延后;

  规律透析才能稳定体内环境、减轻症状。

  4. 关注透析时症状,及时沟通医护人员

  出现头晕、恶心、抽筋、胸闷、视物模糊等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让护士及时调整脱水速度、补液或变更透析参数。

  5. 妥善护理血管通路,预防感染

  动静脉内瘘:避免压迫、外伤,保持清洁干燥;

  导管型通路:避免沾水、拉扯,每次透析换药无菌操作;

  一旦发现红肿、流脓、发热等症状,及时处理。

  6. 透析后不要立刻剧烈活动

  完成透析后应休息15~30分钟再起身;

  若有低血压、乏力等不适,应暂缓外出或驾驶。

  五、家属和患者还能做什么?日常生活细节很关键!

  除了透析室里的专业管理,患者和家属在生活中的细节同样重要:

  1.“透析日志”

  记录每次透析体重、症状、饮食、排尿量;

  方便医生评估透析质量并调整治疗方案。

  2.学会监测血压和尿量

  家中准备电子血压计,每日早晚各测一次;

  有残余尿量者,记录24小时总尿量。

  3.接种疫苗,增强免疫力

  血透患者感染风险高,建议接种乙肝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

  4.保持良好情绪

  情绪波动会影响血压和血糖;

  可参加患者互助组织、心理疏导,有助于建立积极的透析心态。

  结语

  透析是一场“长期马拉松”,目标不仅是活下去,更是活得舒适、有质量、有尊严。

  请记住:

  控水控盐不偷懒,饮食平衡记心间;

  规律透析不放松,监测变化不嫌烦;

  血管通路要保护,出现异常快就诊;

  家属关爱多沟通,战胜尿毒不孤单!

  (姓名:牛培元;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科室:肾内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