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人还没瘦,怎么一化疗就没胃口?”
“家里炖了营养汤,为什么反而腹胀难受?”
“生怕吃错东西,干脆什么也不敢吃了……”
对很多肿瘤患者来说,营养问题几乎贯穿整个治疗和康复过程。食欲下降、体重下降、乏力、便秘、恶心……这些问题不仅令人身心疲惫,更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其实,科学的营养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吃对、吃好、吃得动”,让身体更有力量对抗肿瘤。
一、营养不好,治疗再好也难“撑住”
肿瘤不仅仅是一种病,更是一种“消耗状态”。身体为了对抗肿瘤本身和治疗过程中的反应,会大量消耗能量和营养。
数据显示:
约8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营养不良;
30%以上的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的衰竭。
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增加、伤口愈合慢、化疗耐受性差、康复延迟……如果营养跟不上,治疗就难以持续,更别说恢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营养支持是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多吃点”了事。
二、吃对才是关键,不是补得越多越好
不少家属为了让患者“补身体”,一股脑地炖老母鸡、煮人参汤、灌各种保健品,甚至以为“吃得越补越好”。但这些做法未必适合肿瘤患者,反而可能加重消化负担,诱发腹胀、反酸、腹泻等问题。
正确的营养护理理念应当是:个体化、易消化、营养均衡、重在坚持。
肿瘤患者日常膳食护理原则:
1.能量要够
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热量(25~30千卡/公斤体重),优先从主食、植物油、坚果等来源获取。
2.蛋白要足
蛋白质是修复组织、维持免疫力的基础。每天建议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类、豆腐、牛奶等。
3.维生素矿物质不可少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提供维生素C、A、锌、铁等有助于抗氧化和免疫的营养素。
4.水分充足
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液体摄入,促进代谢,防止便秘和脱水。
5.少量多餐,规律进食
特别是在放化疗期间,胃口差,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强迫进食造成反感。
三、不同阶段的饮食护理要点
肿瘤患者在不同阶段、不同治疗方式下的营养需求各有侧重。
1.术前术后:为身体“打好底子”
术前营养充足可降低手术风险;术后良好的营养有助于组织修复和免疫恢复。
护理建议:
术前鼓励进食,提升蛋白储备
术后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正常饮食
避免刺激性、油腻、难消化食物
2.放疗期间:缓解局部反应,减少副作用
放疗常见口腔溃疡、吞咽困难、恶心等副反应。
护理建议:
食物柔软细碎、温凉为宜
避免辛辣酸咸,减轻口腔刺激
可选用营养粉、奶昔等高能量食物
3.化疗期间:应对恶心干呕、白细胞下降
化疗可能引起恶心、食欲下降、味觉变化等问题。
护理建议:
清淡饮食为主,避开重口味和油腻
餐前散步、听轻音乐,刺激食欲
鼓励进食含铁食物,如瘦肉、菠菜,缓解贫血
4.康复期:重建体力、增强免疫
此时身体慢慢恢复,营养摄入尤为关键。
护理建议:
均衡饮食,三餐规律
可适当补充营养补剂,如乳清蛋白粉、深海鱼油
逐步恢复运动,配合饮食提升体能
四、日常饮食护理细节提醒
在照护肿瘤患者饮食时,这些细节不容忽视:
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在免疫力低时,防止感染;
不建议食用过度加工食品,如香肠、腊肉、腌制品;
调整味道:当患者味觉减退时,可适度调味增强口感;
关注排便情况,有便秘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水分摄入;
鼓励进食但不强迫,让进食成为轻松的过程而非负担。
五、心理与营养并重,吃饭也需要好心情
有研究指出,情绪与食欲密切相关。肿瘤患者因为担忧、恐惧、焦虑,往往表现出食欲不振、挑食、拒食。
护理过程中应注重营造温馨、轻松的就餐环境,例如:
用心布置餐具,提升进食“仪式感”;
同桌吃饭,营造家庭温暖氛围;
播放轻音乐,分散紧张注意力;
就餐前给予肯定鼓励,增强进食信心。
六、补充剂可以吃吗?
很多人会问:“可以买营养粉、蛋白粉吗?”
答案是:可以,但要合适。
营养补充剂不能替代正常饮食,但在食欲差、摄入不足、消化吸收差等情况下,可作为辅助。
护理时应注意选择正规品牌、有临床营养背景的产品,遵循“少量多次、循序渐进”原则。
结语
吃饭,表面看是营养的事,其实更是生命的延续、心理的支持和生活的希望。一口热汤、一碗温粥、一句轻声鼓励,都是营养护理中不可忽视的温柔力量。愿每一位在与病魔抗争的患者都能被好好照顾,也愿每一位照护者都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温暖的心,陪他们一起走得更稳、更远。
(姓名:赵瑞莹;作者信息:河南省人民医院;科室:肿瘤中心;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