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早上起床,发现眼皮肿胀、脸部浮肿;穿了一整天的鞋子,晚上脱下后小腿浮肿、按压后出现凹陷;或者近期体重莫名增加,却并没有明显饮食变化?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上火”或“晚饭吃咸了”,那就要小心了——这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水肿警报”。
水肿,不仅影响外观,更可能是心脏、肾脏、肝脏、甲状腺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水肿的真相,帮助你早识别、早就诊、早治疗,避免小病拖成大问题。
一、什么是水肿?身体为什么会“储水”?
水肿,通俗来说就是组织间隙滞留过多液体,导致身体某部分出现肿胀、变大、按压后留痕等现象。
正常情况下,体内液体在血管内外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当体液分布异常、回流受阻或体内钠水潴留时,就会发生水肿。水肿可以是局部的(如单侧下肢、眼睑)或全身性的(四肢、腹部甚至胸腔积液)。
二、水肿有哪些表现?别再忽略这些“肿”了!
水肿常见表现因原因不同而略有差异,常见的类型包括:
1. 眼睑浮肿
多在早晨起床后明显,活动后缓解
常见于肾脏疾病、过敏反应、甲减
2. 下肢水肿
脚踝、小腿最明显,晚上加重,早晨减轻
若按压后出现“坑状”凹陷,提示是凹陷性水肿
可见于心衰、静脉回流障碍、肾病综合征
3. 腹水或全身浮肿
肚子鼓、腰围变粗、体重迅速上升
常提示肝硬化、肾功能衰竭、严重低蛋白血症
4. 单侧肢体肿胀
一侧腿或手明显肿胀
常见于深静脉血栓、淋巴回流障碍、术后水肿
若你发现自己或家人近期出现以上表现,请不要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明确原因。
三、水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水肿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常见的原因如下:
1. 心源性水肿(心功能问题)
原因:心力衰竭、瓣膜病等导致静脉回流受阻
特征:下肢水肿、活动后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 肾源性水肿
原因: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
特征:以眼睑和面部浮肿为主,多在早晨明显,伴有尿量减少、蛋白尿
3. 肝源性水肿
原因:肝硬化、肝癌晚期
特征:腹水明显、下肢水肿,可伴蜘蛛痣、肝掌、黄疸
4. 内分泌性水肿
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特征:全身性水肿、皮肤粗糙、怕冷、反应慢,常伴便秘、体重增加
5. 营养性水肿
原因:长期低蛋白饮食、慢性消耗性疾病
特征:全身浮肿,皮肤松软、按压凹陷,常见于癌症晚期、老年人
6. 药物性水肿
原因:某些降压药(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特征:用药期间出现水肿,停药后缓解
四、水肿有多危险?可不仅仅是“肿”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水肿只是“浮肿点而已”,其实背后可能隐藏着危及生命的疾病。若长期忽视,可能导致:
心衰加重,诱发心源性猝死
肾功能迅速恶化,发展为尿毒症
肝硬化腹水破裂出血,生命危险
严重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
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诱发肺栓塞
水肿不是小事,尤其是原因不明、突然加重、伴随全身症状的水肿,更应提高警惕!
五、水肿该看什么科?如何诊断和治疗?
初步建议:
优先就诊科室:内科、肾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肝病科,具体由医生根据病因转诊;
常用检查:
尿常规(判断蛋白尿)
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
心电图、心脏彩超
血清蛋白、甲状腺功能
腹部B超、下肢血管彩超
医生会根据症状+检查,明确病因对症处理。切忌自行吃利尿药,否则可能掩盖病情或加重原发疾病。
六、日常生活中如何缓解和预防水肿?
1. 控制盐分摄入
过多食盐摄入会加重体内钠水潴留。建议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
2. 保持适当运动
适当走动、做腿部抬高、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回流,特别是久坐久站人群。
3. 避免久站久坐
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有助于缓解下肢水肿。
4. 睡觉时抬高下肢
在小腿下垫枕头,使腿部高于心脏,有助液体回流。
5. 均衡饮食,补充蛋白
营养不良性水肿常因蛋白质不足。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蛋、奶、大豆)很重要。
6. 遵医嘱按时复查
对于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肾病),一定要定期体检、定期化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结语
水肿虽常见,但绝非“可有可无”。它可能只是身体疲惫的轻声提醒,也可能是重大疾病的急促预警。请记住:水肿是“症”,不是“病”。及时就医,才能查明真相,抓住治疗时机。别让“肿”在无声中加重,别让身体的信号被你忽视。科学对待水肿,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健康生活。
(姓名:牛培元;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科室:肾内科;职称: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