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医生,我是不是必须把乳房全切掉才能保命?”
“我才30多岁,能不能不切乳房?”
“听说有人做了保乳手术,真的安全吗?”
提起乳腺癌,很多女性第一反应就是“乳房要被切除”,既有对生命的恐惧,更有对身体完整性和女性身份的焦虑。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切除乳房不再是乳腺癌治疗的唯一选项,‘保乳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
这篇文章将带你全面了解:什么是保乳术?哪些人可以做?它和全切乳房比有什么区别?做了保乳术还安全吗?帮助你科学、理性地面对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什么是“保乳术”?和全切有什么不同?
所谓“保乳术”(乳腺癌保乳手术),是指在安全范围内只切除肿瘤及周围一小圈正常乳腺组织,尽可能保留乳房外形和结构的一种手术方式。
而“全乳切除术”,则是将整个乳房组织连同肿瘤一并切除,甚至包括乳头、乳晕和部分皮肤。
通俗对比:
全乳切除:像是“连锅端”,一并清除;
保乳手术:像是“精准剜除”,只取“坏苹果”部分,保留“好果肉”。
保乳术不仅是外形的保留,更意味着生活质量和心理恢复的提升。但保乳术也不是“想保就能保”,它对肿瘤位置、大小、分期等都有严格要求。
二、哪些乳腺癌患者适合做保乳术?
根据国内外治疗指南,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可考虑保乳:
1. 肿瘤较小
一般直径小于3厘米,位于乳腺的较外围,远离乳头乳晕区。
2. 单发肿瘤
仅有一个癌灶,没有多中心或双侧病灶。
3. 早期乳腺癌
如I期或部分II期,未广泛侵犯胸肌或皮肤。
4. 患者强烈意愿
患者本人有强烈的保乳意愿,并能积极配合术后放疗与随访。
以下情况不建议保乳:
多发或广泛钙化病灶;
肿瘤直径大,影响整个乳腺外形;
放疗禁忌人群(如孕妇);
无法达到干净切缘,即残留肿瘤风险高;
明确有乳腺遗传性高危(如BRCA突变)者,常建议全乳切除甚至预防性切除。
三、做了保乳手术,还需要放疗吗?
需要,这是保乳治疗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保乳术虽然只切除了局部肿瘤,但术后仍有“微小残留病灶”的风险,放疗的目的就是为了清除潜在癌细胞,降低复发率。
多项研究表明:保乳术+术后放疗的长期生存率,与全乳切除基本相当,而外观和心理恢复却更佳。
四、保乳手术安全吗?复发率高不高?
很多人担心保乳手术“不够干净”,容易复发。
实际上,只要选择恰当、技术规范,保乳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都非常可靠。研究数据表明:
保乳术+术后放疗的10年无复发生存率与全切相当;
复发率主要与肿瘤生物学特性有关(如HER2、Ki67等指标),与是否保乳关系不大。
当然,前提是要有经验丰富的乳腺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操作,保证“切缘干净”,配合完整的术后治疗。
五、保乳手术的优势有哪些?
1. 保留乳房外形
对于年轻女性,尤其重要,不仅保护身体完整性,也减少对“女性身份”的伤害。
2. 提升生活质量
乳房保留后,穿衣更方便,避免假体或义乳的不适,提高自信心和社交意愿。
3. 心理恢复更快
乳腺癌本身已经是心理冲击,若还能保住乳房,能大大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六、保乳术后要注意什么?
选择了保乳手术,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术后仍需严密配合康复与随访:
1. 定期复查
包括乳腺超声、钼靶检查,有时还需MRI辅助判断是否有新发病灶。
2. 完整放疗计划
术后放疗通常需持续5~6周,请确保按时完成全程。
3. 康复锻炼
锻炼肩关节,预防活动受限,同时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
4. 情绪调节
有条件可参与乳腺癌康复小组或心理咨询,减轻心理负担。
七、如果不适合保乳,还有其他选择吗?
当然有。除了传统的全乳切除术,现在也有更多“美观+治疗”兼顾的方式:
1. 乳房再造术
全切后可选择假体或自体组织重建乳房,恢复形体美观。
2. 皮肤/乳头保留切除术
保留部分乳房皮肤和乳头结构,再进行再造,适用于特定人群。
结语
乳腺癌≠乳房必切。科学评估+精准治疗+患者意愿,才是决定手术方式的核心。保乳术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医学的人文关怀,它用“治病不伤人”的理念,守护着每一位女性的尊严与完整。
(姓名:赵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乳腺外科;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