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食管癌早期隐匿,精准筛查是关键!
时间:2025-05-18 15:09:52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3

查看证书

  在中国,食管癌一直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是高发人群。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原因之一就在于——早期症状隐匿,极易被忽视。

  那么,食管癌早期究竟有哪些“蛛丝马迹”?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筛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食管癌是怎么回事?

  食管癌是指发生在食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主要分为两种:

  鳞状细胞癌:占我国食管癌90%以上,好发于中段食管。

  腺癌:多见于欧美国家,主要发生在食管下段,往往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

  高危人群包括:

  年龄在40岁以上,尤其是50-70岁的中老年人;

  有长期吸烟、饮酒史;

  爱吃腌制、烧烤、过烫食物;

  有家族史者;

  反复患有食管炎、巴雷特食管等病史。

  二、早期食管癌,悄无声息

  相比胃癌、肺癌等,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可以说非常“低调”,甚至常常没有明显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一些轻微但容易被忽略的表现:

  常见早期信号有:

  进食时胸骨后轻微异物感或不适;

  吞咽时偶尔“噎一下”,但很快缓解;

  喜欢喝水“送饭”,总觉得咽下不顺;

  体重不明原因下降;

  胸口隐痛、背部不适;

  长期反酸、烧心。

  这些症状非常容易与“上火”“食道炎”“咽喉炎”等混淆,一旦耽误,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选择受限,效果大打折扣。

  三、精准筛查,把握早诊“黄金窗口”

  为什么要筛查?

  数据显示,早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中晚期则骤降至20%左右。主动筛查,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哪些人应当重点筛查?

  根据中国癌症筛查指南,以下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

  年龄40岁以上,有上述高危因素;

  家族中有人得过食管癌;

  有长期反酸、烧心、吞咽困难史;

  在高发地区生活超过10年(如河南、河北、山西部分地区)。

  筛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是目前发现早期病变的“金标准”。通过电子胃镜观察食管内壁,必要时可取样活检,准确率高。

  对病变区域染色后,更易识别早期病灶。

  NBI、i-scan)

  通过放大观察粘膜微血管变化,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

  如“海绵刷”技术,可以无创采集食管细胞,适用于大规模初筛。

  四、“筛出来”以后怎么办?

  早期病变如何治疗?

  如果发现的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黏膜层癌变,多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完成治疗,包括: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这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预后极好。

  若为早中期癌症,还可结合放化疗、手术或靶向免疫治疗制定个体化方案。

  五、改变生活方式,从“防”做起

  筛查是关键,预防同样重要。以下建议可帮助降低风险:

  不吃过烫、刺激性强的食物:尤其是“刚出锅的滚烫汤”,会损伤食管黏膜;

  减少腌制、熏烤食物的摄入;

  戒烟限酒;

  多摄入蔬菜水果,保持肠道健康;

  规律作息,避免压力过大;

  关注慢性反流病,按时复查。

  六、真实案例:被“嗓子不舒服”拖延的早癌

  张先生,55岁,常年吸烟喝酒,近半年总感觉“嗓子发紧”,进食时不顺。起初以为是慢性咽炎,买些含片应付,直到有次吞饭卡在胸口,才就诊。胃镜发现食管中段癌变,活检确诊为中期鳞状细胞癌,需接受手术和放疗。

  “如果早点查,也许就不用这么折腾了。”这是张先生术后最深的感慨。

  结语

  食管癌早期不声不响,却可能悄悄改变人生轨迹。筛查不是多余,而是一种负责任的健康选择。如果您或家人属于高危人群,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胃镜筛查,哪怕只是轻微吞咽不适,也值得引起重视。

  (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姓名:张全;科室:胸外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