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刮痧,到底刮的是啥?
时间:2025-06-30 15:17:59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6

查看证书

  近年来,随着中医传统疗法的兴起,“刮痧”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不少人在感冒、肩颈酸痛、夏季中暑时,会想到“刮一刮”,感觉症状立马缓解。但也有很多人疑惑:刮痧到底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痧”?刮完之后一片紫红,是不是伤身?今天,作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我就来为大家揭开刮痧的“神秘面纱”。

  一、刮痧是怎么回事?

  刮痧,又称“痧疗”,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属于非药物的物理性疗法。护士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刮痧板配合润滑介质(如刮痧油、橄榄油等),在皮肤特定部位进行有节律的刮拭,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产生“痧斑”。

  从现代护理角度看,刮痧属于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一种方法。它既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也符合护理的舒缓性干预原则。

  二、刮痧刮出的“痧”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痧”是体内毒素或病气,其实刮痧过程中出现的紫红色或暗色斑块,主要是由于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渗出形成瘀斑,并不是“毒”被刮出来了。

  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刮痧的作用。局部微出血可刺激皮肤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内脏功能,有助于缓解症状。例如感冒初起、背部酸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通过刮痧刺激经络,有时确实能改善不适。

  三、刮痧适合哪些情况?

  作为一名一线护理人员,我们常在社区护理、中医护理门诊中遇到前来“刮痧调理”的患者。根据护理经验和中医基础理论,刮痧在以下情况中可能会有所帮助:

  刮痧可以帮助发汗解表,缓解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

  尤其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群,刮拭大椎、背部可快速缓解。

  劳损、久坐不动者较多,刮痧能松解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刮腹部的中脘、天枢等穴位,可调理脾胃功能。

  当然,刮痧只是一种辅助调理方式,不能代替治疗。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还是要就医。

  四、刮痧前后注意事项

  为了让大家刮痧更安全有效,以下几点是护理中经常强调的注意事项:

  刮痧前:

  皮肤需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不要在空腹、饮酒后、剧烈运动后立即刮痧;

  使用专用刮痧板,涂抹润滑剂可减少摩擦伤害;

  儿童、孕妇、皮肤病患者需谨慎或避免刮痧。

  刮痧过程中:

  力度适中,以皮肤微红、热感为宜;

  避开皮肤破损、疤痕、静脉曲张等区域;

  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

  注意保暖,避免出汗后受凉。

  刮痧后:

  建议休息30分钟至1小时,避免吹风;

  不建议马上洗澡,以防寒邪侵入;

  刮痧处出现“痧斑”是正常现象,3-7天内会自行吸收;

  如果出现严重疼痛、水泡、感染等异常,应立即就医。

  五、关于刮痧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痧”颜色越深效果越好?

  不对。痧斑颜色深,往往意味着局部瘀血较多,但并不代表疗效越好。过度追求出痧、甚至“出血”是错误的做法。

  误区二:天天刮痧排毒养生?

  刮痧不宜频繁,一般建议同一部位7天内不要重复刮。频繁刮拭可能造成皮肤损伤、血管脆弱。

  误区三:刮痧万能,什么都能治?

  刮痧有一定调理作用,但不是“包治百病”。高烧、传染病、急腹症、凝血障碍等禁忌情况绝不能刮痧。

  总结

  作为一名护士,我更看重的是刮痧对身心的舒缓作用。很多患者在体验完刮痧后,情绪放松、睡眠变好、身体轻松,这背后离不开中医“通则不痛”的理论基础,也符合现代护理对“身心整体护理”的理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刮痧只是辅助护理的一环,应结合个人体质、症状、病情而定。特别是当刮痧不能缓解症状、甚至带来不适时,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

  ( 单位: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科室:中医外治室;姓名:徐芳玲)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