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厨房重地,宝宝禁入?不!更需警惕的10大‘隐形烫伤陷阱’!
时间:2025-07-04 14:36:46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12

查看证书

  提起烫伤,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热水泼了”“开水壶倒了”“锅里油溅了”……但你知道吗?真正危险的,往往不是你看到的火和水,而是那些隐藏在厨房日常操作中的“隐形陷阱”!

  据统计,儿童烫伤中超过60%发生在家中厨房或餐厅区域,尤其是1~4岁幼儿,因好奇心强、行动不稳、风险意识差,最容易在毫无防备中“踩雷”。

  本文将为你一一揭示厨房中最常见的10个烫伤“隐形陷阱”,并告诉你如何有效预防,让宝宝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更加安全成长!

  一、烫伤,不止“热水”这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只有开水、热油才会造成严重烫伤,但事实上,80℃以上的液体只需1秒就能造成深Ⅱ度甚至Ⅲ度烫伤。而儿童皮肤娇嫩、厚度仅为成人的1/3,更容易烫伤、恢复慢、疤痕重,甚至影响今后生长发育。

  因此,不只是防止“热水泼洒”,还要从生活细节中全面排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烫’”。

  二、十大厨房“隐形烫伤陷阱”,你家中招了吗?

  陷阱一:锅铲、炒锅手柄高高翘起

  孩子手一抬就能碰到,尤其是不锈钢或铁质锅具,导热快,摸上去瞬间烫伤!

  预防建议:烹饪时将锅柄朝内转,使用隔热把手;锅铲不用时要远离灶台边缘。

  陷阱二:刚煮好的粥、汤放桌上“晾着”

  看似安全,但热粥温度可达90℃以上,孩子轻轻一拉桌布就可能倾倒在身上。

  预防建议:不要在桌边放置热汤;桌面不铺长桌布,改用防滑垫。

  陷阱三:微波炉加热食物,外温低、内心滚烫

  尤其是牛奶、米糊,外部不烫手,里面却能“喷射式”溅出热流,极具危险。

  预防建议:加热后静置1~2分钟,用勺子搅拌再试温,家长先试喝。

  陷阱四:电饭煲、电水壶放地上或桌边

  孩子看到冒蒸汽很好奇,一伸手就可能被灼伤;电源线一拉也容易倾倒。

  预防建议:将这些电器固定在高处平台,电线缩短或绕在背面。

  陷阱五:热锅刚离火,散热过程中被孩子碰触

  即便关火了,锅底仍有高温,锅盖、水蒸气、锅沿都能造成烫伤。

  预防建议:做完饭立即收起锅具,盖上防烫盖或放入远离儿童区。

  陷阱六:热饮热水装在玻璃杯、马克杯

  玻璃导热快,孩子接触杯壁就可能烫伤;杯口低矮的马克杯也容易被掀翻。

  预防建议:热饮使用吸管杯、带盖水杯,放置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

  陷阱七:刚出炉的烤箱、空气炸锅不关电、门不锁

  外壳温度可高达200℃,而孩子往往把它当“微波炉”,手伸进去酿悲剧。

  预防建议:使用后立刻拔电源,门锁设置儿童锁,远离操作区。

  陷阱八:热油飞溅黏在皮肤上,短时间无法移除

  相比热水,油的温度更高,且易附着皮肤导致更深层组织受损。

  预防建议:炒菜时避免孩子靠近灶台,可设置厨房门栏或护栏。

  陷阱九:暖壶壶嘴旋开时热汽冲出

  很多家庭使用老式保温壶,旋开时热汽突然喷出,容易烫到孩子的脸和手。

  预防建议:改用安全锁设计的新型保温壶,不在孩子面前操作开盖。

  陷阱十:灶台边缘放置热锅盖、热餐盘

  刚出锅的菜盘、盖子温度极高,一不小心孩子碰到或滑落,就会伤到手、脚甚至脸。

  预防建议:将刚出锅物品集中放在安全“冷却区”,避免堆放灶台边缘。

  三、宝宝一旦烫伤,千万别用“土办法”!

  很多家长在宝宝烫伤后惊慌失措,使用牙膏、酱油、醋、酒精甚至面粉等“土方法”处理,这些做法不仅无效,反而可能加重损伤、污染伤口、延误治疗!

  正确的家庭应急处理“五步法”:

  冲:立刻用流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15~30分钟,减轻热力伤害。

  脱:轻柔脱去衣物、袜子等(如粘连不可强脱),避免摩擦创面。

  泡:如条件允许,可在冷水中持续浸泡伤处10~20分钟。

  盖:使用干净纱布轻轻覆盖,避免污染;严禁涂抹任何外用膏剂。

  送:尽快送医处理,特别是面积较大、水疱破裂或涉及面部、手部、生殖部位者。

  四、比“防烫”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教育

  家长不仅要布置好厨房的安全环境,更应在日常中不断灌输孩子安全意识,让他们从小明白“热”是危险的,“厨房不是玩耍场”。

  2岁以下:尽量不要带入厨房,使用护栏隔离。

  2~4岁:多用绘本、儿歌、模拟游戏进行“热与冷”的认知训练。

  4岁以上:教会孩子“哪些物品不能碰”“看到锅不要靠近”等具体规则。

  此外,家庭中还应建立一些“安全制度”,如:

  做饭时厨房不允许孩子进入;

  吃饭前检查餐具温度;

  家中设立“高温物品警告区”等。

  总结

  厨房不是战场,但也不是儿童的游乐场。让孩子远离烫伤,从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细节做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居家安全”。不是禁止孩子进入厨房,而是要教会他们尊重热源、学会自我保护。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厨房也可以成为孩子观察世界、学习生活技能的重要空间。愿每一个家庭都能把“安全”做在前面,把“伤害”挡在门外,让孩子在温暖又安心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姓名:马惠珍;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科室:烧伤整形科)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