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多动障碍儿童情绪难控?中医护理讲究“养心”
时间:2025-07-28 15:05:20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0

查看证书

  近年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家长和教师时常被孩子“坐不住、静不下、脾气急、爱冲动”所困扰。西医常通过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来帮助孩子改善症状,而中医则另辟蹊径,从“心神失养”“肝风内动”等角度进行调理,强调“养心安神”以平稳情绪、调和行为。本文将带您了解多动障碍的本质、情绪调控的关键,以及中医护理中“养心”策略的独特优势。

  一、儿童多动障碍:不只是“调皮”

  多动障碍并非简单的行为问题,而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控制差。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大脑发育、神经递质功能失调等有关。根据《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指南》,我国学龄期儿童ADHD患病率达5%-8%左右,且男孩明显高于女孩。

  不少患儿除注意力短暂、坐立不安外,还伴随情绪不稳、容易焦虑、发脾气、与同龄人相处困难等问题。这种“外动内躁”的表现,恰是中医诊断与调理的切入点。

  二、中医怎么看多动障碍?

  中医并无“多动障碍”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脏躁”“惊风”“癫证”范畴。从整体观出发,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心肝脾肾失调,尤以“心肝火旺、心神不宁、脾虚失养”最为常见,病机多为“心神失养,肝风扰动”。

  常见中医分型如下:

  心脾两虚型: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精神不振、面色少华、食欲不佳等,属“心神失养”。

  肝火亢盛型:表现为烦躁易怒、多动冲动、语多声高、面红目赤、夜眠不安,属“肝火扰心”。

  肾精不足型:常见记忆力差、反应慢、多动不显著但注意力差,伴有夜尿、腰膝酸软,属“肾精亏虚”。

  痰热扰心型:表现为言语混乱、情绪激动、行为异常,属“痰热上扰,扰乱神明”。

  “心主神明”是中医重要理论之一。心神不宁则思维混乱、行为失控,因此“养心安神”成为治疗与护理的重点。

  三、中医“养心”护理理念:柔性调节胜过刚性约束

  相较于外部行为矫正,中医护理强调从内部调和情志、补益心气、协调五脏,从而达到安神定志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绪引导与精神安抚

  护理人员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引导孩子表达情绪,避免责骂或讽刺等负面反馈,保持情绪稳定与家庭和谐,是“养心”的重要基础。中医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不良情绪对孩子的身心伤害尤甚。

  2. 规律作息与环境调节

  中医认为“心藏神”,夜间为“神藏而养”的重要时段。保证孩子规律的睡眠,有助于心神恢复。同时,应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避免噪音、强光等外界刺激。

  3. 耳穴压豆与推拿按摩

  耳穴压豆法在中医护理中应用广泛。如刺激“神门”“心”“皮质下”穴位,有助于安神、改善睡眠。家长还可在医师指导下对孩子进行头部、背部、四肢推拿,重点按摩百会、印堂、神门、内关等穴位,以起到镇静安神、调理脏腑之效。

  4. 中药辅助调理

  常用的中药包括龙骨、牡蛎、远志、酸枣仁、合欢皮、石菖蒲等,具有安神定志、补心健脾的作用。对于肝火亢盛的孩子,可使用黄芩、栀子、龙胆草等清热泻火之品。但需在中医师辨证下使用,不可擅自选药。

  5. 药食同源调养

  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油腻及含有添加剂的零食。中医讲究“药食同源”,日常可选用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粥、桂圆红枣汤、酸枣仁茶等,有助于补心安神、调和脾胃。

  四、家庭护理:父母是最好的“养心”医生

  孩子的行为与情绪密切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父母的理解与耐心是孩子康复过程中的关键。

  稳定情绪,避免负面评价:多动孩子情绪容易激动,父母应避免使用“你太烦了”“你总是惹事”等负面话语。

  制定规则,合理引导:以积极强化代替惩罚机制,比如完成任务后可给予表扬或奖励,但不以物质刺激为主。

  参与治疗,定期复诊:家长要主动配合中医治疗计划,定期复诊调整方案,并参与家庭护理实践。

  五、中西结合,效果更优

  研究表明,中医调理在改善多动症儿童注意力、情绪稳定性方面具有良好作用,尤其在减少药物副作用方面有明显优势。然而,中医不是“单打独斗”,建议与西医药物治疗、心理行为干预相结合,采取“多元整合”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务孩子成长。

  结语

  多动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中医的“养心安神”理念为多动障碍儿童提供了温和有效的调理方式,帮助他们稳定情绪、改善行为。孩子是含苞待放的花朵,只要用心灌溉,他们也能健康、自信地绽放光彩。

  (姓名:陈艳;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科室:儿童康复医学科;职称:康复治疗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