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科普 > 正文
冠心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压力大不是借口
时间:2025-06-10 15:21:21    来源:河南经济网    访问量:2

查看证书

  过去一提起“冠心病”,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年人形象。然而近年来,心血管病专家们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冠心病正悄然向年轻人群蔓延。越来越多的30岁甚至20多岁的青年走进了心内科门诊,有的还直接因心梗被送入急诊抢救室。

  “我才三十出头,不就是压力大点、熬夜多了点,怎么就得了冠心病?”这句话,成为许多年轻冠心病患者的“标配”。但我们必须提醒大家:压力不能当护身符,坏习惯更是引爆心脏的导火索。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包括:

  胸闷、胸痛(尤其活动后)

  心悸、气促、乏力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胸痛、濒死感)

  心源性猝死

  在以往,冠心病患者多集中于50岁以上的人群。然而,近年来“90后心梗”、“办公室猝死”等案例频频登上新闻热搜,将人们的目光拉回到一个严峻事实——年轻人也正在“中招”。

  二、冠心病正在“变年轻”:数据在说话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超过3.3亿;

  冠心病患病人数达1150万;

  30~45岁的冠心病患者比例在近十年翻了两倍;

  急性心梗患者中,40岁以下的比例从5%升至12%以上;

  多数年轻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没有明确诊断或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年轻人高压、快节奏、生活方式极度不健康的现实写照。

  三、为什么冠心病会找上年轻人?

  1. 长期高压力+情绪压抑

  “白天996,晚上还要加班汇报,周末‘社恐’加‘社交’切换不停。”这是许多都市青年的生活日常。长期慢性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增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提供温床。

  香烟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可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数据显示,90后男性中仍有近40%吸烟,且很多人从高中就开始接触烟草。

  +肥胖

  “外卖三餐”“烧烤火锅+奶茶+可乐”是许多年轻人标配。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促使体内胆固醇升高,血脂紊乱,形成动脉粥样斑块。

  +缺乏运动

  久坐会降低基础代谢,减慢血液循环,促进脂肪堆积,增加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风险。这些都直接关联冠心病。

  +作息不规律

  熬夜刷手机、通宵加班、昼夜颠倒严重扰乱内分泌系统,损伤血管壁修复功能,诱发血压和血脂升高。

  四、年轻人得冠心病,危险更高!

  年轻患者往往身体代偿能力强,即使冠状动脉已经狭窄50%以上,仍可能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生急性心梗往往猝不及防,病情更凶险。

  临床研究发现:

  年轻人首次发作心肌梗死,院外猝死率更高;

  因疏忽症状、拒绝就诊,容易延误黄金抢救时间;

  心肌坏死面积更大,未来复发和心力衰竭风险也更高。

  “年轻不是资本,是盲区”——这句话对心血管疾病来说尤其贴切。

  五、哪些信号说明你可能“躺在冠心病的轨道上”?

  如果你出现以下情况,请尽快就诊:

  运动后胸闷、胸痛或心跳加快

  情绪激动或熬夜后出现胸部不适

  爬楼时气喘、心悸超过同龄人

  肥胖(BMI>24)、腰围超标

  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家族史

  此外,以下实验室指标也要特别关注:

  总胆固醇>5.2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3.4 mmol/L

  甘油三酯>1.7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1.0 mmol/L

  同型半胱氨酸>15 µmol/L

  六、年轻≠免疫,冠心病防控从现在开始

  1. 定期体检,从25岁开始

  不要觉得自己年轻就“天赋免疫”。25岁之后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血压、血脂、血糖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者,更要提早筛查。

  2.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

  少吃油炸食品、肥肉、甜点;

  多吃全谷类、蔬菜、水果、深海鱼类;

  控制体重和腰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3. 戒烟限酒,越早越好

  戒烟是预防冠心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每减少1支烟,就少一份心脏风险。

  4. 规律作息,保证睡眠

  成年人建议每晚睡足7小时,熬夜会打乱全身代谢,严重增加心血管负担。

  5.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如快走、游泳、骑车等,坚持运动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

  总结

  年轻人承受的生活压力毋庸置疑,但压力大不能成为我们放任不良习惯、忽视健康的理由。正如一位心内科医生所说:“现在不对自己好,以后就只能靠药物和支架来维持生活。”

  冠心病不再只是老年病,它离你并不遥远。改变,从今天开始。你每天对健康的投资,就是在为未来的自己加保。

  ( 姓名:郭晓亮;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科室:心内三科;职称:主治医师)

编辑:张茜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5 河南经济报社 河南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