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证书】
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只是帮家人搬了几箱矿泉水,或者弯腰抱起孩子,突然腰部传来剧烈疼痛,甚至痛到无法站直、坐下也难受?小心了,这可能不是“闪到腰”那么简单,而是椎间盘突出在“搞事情”!
一、什么是椎间盘突出?
我们的脊柱由多个椎骨一节一节堆叠而成,椎骨之间有类似“缓冲垫”的结构——椎间盘。它由外层坚韧的纤维环和内层胶状的髓核构成,可以吸收震荡,缓解椎体之间的摩擦。
当我们频繁弯腰、提重物、姿势不当或腰部受伤,椎间盘就可能受压或撕裂,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中“挤”出来,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这就是“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特别是在腰椎的第四、五节和第五节与骶骨交界处。
二、常见症状有哪些?
腰部疼痛:这是最常见的信号,可能是钝痛、刺痛或“闪电式”剧痛。
坐骨神经痛:疼痛可能从腰部放射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甚至脚,通常是一侧为主。
麻木感或刺痛感:被压迫的神经会让患者出现腿部或足部麻木、烧灼感。
活动受限:弯腰、转身、久坐、久站时疼痛加剧,严重者连穿鞋、上厕所都成困难。
肌肉无力:长期压迫可能导致腿部肌肉无力,走路像“拖着一条腿”。
三、为什么搬重物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
在正确姿势下,椎间盘可以承受正常的负荷。但当我们突然弯腰、猛力提重物、长期负重行走,特别是没有腰部支撑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倍增。比如:
弯腰搬东西时,腰椎承受的压力是站立状态的4倍;
若用“猫背”姿势搬重物,压力进一步上升,伤害加剧;
长期久坐、不运动,也会导致腰背肌肉力量下降,减弱对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所以,那些平常不锻炼、突然要大力劳动的人,最容易中招!
四、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办公室白领:长期久坐,腰部缺乏活动,核心肌群薄弱。
体力劳动者:如搬运工、装修工、护理人员等,长期弯腰负重。
司机: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震动也会影响椎间盘。
中老年人:椎间盘随年龄退化,纤维环更容易破裂。
肥胖人群:体重越大,腰椎承受的压力越大。
五、如何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常会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结果来诊断。常用检查包括:
X线:排除骨折或退行性变。
MRI核磁共振:清晰显示椎间盘和神经根的压迫情况,是最常用的检查方式。
治疗方面因人而异,通常包括:
1. 保守治疗为主
卧床休息:急性发作期可卧床2~3天,避免加重。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肌肉松弛剂、神经营养药等。
物理治疗:包括牵引、热敷、电疗、中医针灸等。
康复训练:等疼痛缓解后,进行腰背肌锻炼,防止复发。
2. 介入治疗
如硬膜外注射、射频消融等,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但不愿手术的患者。
3. 手术治疗
严重压迫神经、肌肉萎缩、大小便功能受影响者,可能需要进行椎间盘摘除术、椎间孔扩大术或椎体融合术。
六、如何预防椎间盘突出?
1. 正确搬重物的姿势
尽量蹲下去搬东西,而不是弯腰;
尽量将物体贴近身体再起身,减小杠杆作用;
如果物体太重,应借助工具或请他人帮忙。
2.加强腰背肌肉锻炼
坚持核心训练,如平板支撑、小燕飞等;
游泳、快走、瑜伽都是非常适合腰椎保健的运动。
3.改善坐姿和站姿
坐时背部挺直,膝盖略高于臀部;
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不要跷二郎腿、不趴在桌子上睡觉。
4.合理使用护腰
短时间内可使用护腰带支撑,尤其在劳动或长时间开车时,但不宜长期依赖,以免肌肉萎缩。
结语
很多人把腰痛当成小毛病,其实椎间盘突出一旦严重,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留下永久性神经损伤。预防远胜于治疗。下一次你准备弯腰搬东西的时候,想想这句提醒:“弯腰搬重物,小心惹出椎间盘突出!”保护好你的腰,从正确用力和日常锻炼做起!
(姓名:张书生;单位:济源市肿瘤医院;科室:骨科;职称:副主任医师)